全球每年近8.6亿人患失眠抑郁障碍 祸起心事太多

发布于 2012/08/29 14:00

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让人们的吃、穿、住、行改善不少,可睡不好觉的人却越来越多。其实,大多数失眠都是由心理原因引起的。失眠也是一种情绪,只要不给它“力量”,顺其自然,慢慢就可以平静下来。

现状失眠的人心事太多

一名年轻人经常晚归,吵得楼下老人睡不着。有一天小伙子扔了一只靴子,想起来楼下的人,就没有扔第二只,结果楼下的人一宿都没有睡着。这虽然是个笑话,却揭示了失眠的心理真相:大多由心理原因而起。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全球近1/4的人受失眠困扰,每年近8.6亿人患失眠抑郁障碍,仅中国就有0.75亿。有心理专家指出,睡眠障碍本身就是许多精神障碍的突出症状,而80%的失眠都是“心事”造成的。

对此,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病房主任郭旭芳表示,一般地,由环境改变(比如噪音、燥热、光照)、生理因素(比如连续倒夜班)、生活遭遇不幸等引起的失眠,以及躯体疾病引起的单纯“失眠症”(比如大脑病变、慢疼痛、夜尿症),只占失眠病因的一小部分。

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治疗科主任唐登华教授看来,主观难以控制的多数失眠症是由抑郁症和焦虑症引起。生活中,很多失眠是因为工作、学习、家庭、经济、感情、人际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所致。

比如,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久久难眠;有些人在晋升、职称评定快要公布前,处于期待兴奋状态而失眠;还有些人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后,睡觉时始终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

如何判定自己是否失眠?

标准一: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没有睡着;

标准二:半夜老醒,醒来的次数超过两三回;

标准三:天还没亮就醒了,俗称早醒;

标准四:夜夜做噩梦,噩梦的情节如同电视连续剧一样。

如果只是偶尔或短暂性睡不着觉或者睡得不好,但是第二天人精力很充沛,情绪很愉快,上班不出错,这种情况不能诊断为失眠。如果出现了上述失眠症状,且连续两周以上有头晕胀痛、心慌心烦等症状,明显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时,就应求诊。(田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