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救护车暗藏灰色利益链 敢跟正规急救车争市场

发布于 2012/12/14 09:05

“黑救护车”泛滥暴露安全问题——急救体系管理亟待加强

外形跟救护车没什么两样:车顶有急救警报器,车身上有120标志,车上有急救床、担架床、氧气瓶……近年来,不少城市各大医院周边,活跃着一些“山寨救护车”、高仿“黑救护车”,车主根据病人病情坐地起价,甚至与正规救护车抢生意。

“黑救护车”泛滥暴露安全隐患

真假难辨的外形,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可能伪造的运营文件……近日,有群众反映,长沙一些医院周边,一些“黑救护车”出现在医院门口,根据病人病情漫天要价、坐地起价。

根据群众反映的线索,记者在长沙一家大医院门口发现,几名男子站在一辆经过改装的“山寨救护车”前招揽生意。记者看到,这辆“山寨救护车”车内,有两个氧气瓶和一张担架。

这位车主告诉记者,他把自家的面包车拆掉后座,安上轮式担架再加个氧气瓶改造成“救护车”,然后通过网络、小广告发布电话号码来“接活”,“我们提供上门服务,有市内的,也有市外的,市内每公里7元,外地的另说。价格还可以商量。”

记者发现,一些“黑救护车”车主会将联系电话涂在医院多个角落,或在医院周边散发小广告;部分私营车主还会在医院急诊室周边等活儿,“黑救护车”就在医院门口停着。

据调查,在一些大城市,由于医疗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外地患者,间接导致大医院急救车辆不足,无力提供外地转运病人的服务;面对这一市场缺口,隐藏在医院周边的“黑救护”“山寨救护车”出现,通过各种方式招揽客人,甚至与正规急救车争抢病人。

“山寨救护车”的出现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病患的运送要求,但安全风险让人担忧。长沙市医疗救援中心介绍,一旦出现事故,由于没有合法身份及手续,“黑救护车”车主可能会选择逃之夭夭,事故责任无人承担。

“黑救护”背后暗藏“灰色利益链”

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急救车有偿服务,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收费也不一样。大部分城市正规120急救车在市内出车5公里(含5公里)内每次收取出车费30元,超过5公里每公里加收1.5元(含往返里程),这还不包含医护人员出诊费、用药、应急处理费用等。

记者拨打了几个“黑救护车”车主的电话,这些“黑车”费用都在每公里5元至10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非法运营的救护车很多是套牌车,车内未经消毒,也没有必备的抢救设备,更没有医护人员,如果病人途中发生危险,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抢救。

湖南省一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以前,“黑救护车”多为“散户”,现在有些成立了公司统一经营管理,隐蔽性更强。有些“黑救护车”车主同医护人员或保安联手,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这也是“黑救护车”泛滥成灾,并敢于和正规急救车争抢市场的重要原因。

整合资源加强管理急救网络亟待完善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盛明科认为,“黑救护车”的监管涉及运管、卫生、客运管理、交警等多部门,交叉监管往往使监管更难,甚至可能造成空白。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发挥联动作用,加大对非法运营的“黑救护车”的打击力度,避免出现“都管都不管”的尴尬局面。

专家呼吁,交警部门要加大检查监督执法力度,医院方面应警惕医院保安、护工等与不法分子勾结,适当增加救护车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满足病患对救护车的需求,从而堵住“山寨救护车”的灰色生存空间;病人及家属要提高警惕,认真分辨真假救护车,谨防上当受骗。

专家认为,政府应大力发展和规范急救服务,不断完善医疗急救网络,加强对医疗急救行业的监管。在公立医院、急救中心的救护车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考虑开放救护市场,让更多可靠的社会资本进入急救领域,使之成为正规急救的有益补充。(帅才)

相关阅读:

>>冒牌救护车藏身医院周边只管运送不管生死

>>呼叫120不出车致病人死亡家属讨公道屡屡受挫

>>北京个别医生为黑救护车揽生意吃高额回扣

>>岁男童病危遭救护车停驶索车费延误救治致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