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窄性肠梗阻名词解释

发布于 2025/02/02 16:23

绞窄性肠梗阻是一种急性肠道疾病,由于肠管被压迫或扭曲导致血流受阻,引发肠壁缺血坏死,需紧急治疗。关键原因是肠道机械性梗阻,处理方法包括手术解除梗阻、药物治疗和术后护理。

1、绞窄性肠梗阻的核心机制是肠道机械性梗阻,导致肠管扭转、嵌顿或粘连。肠道血流受阻后,肠壁缺血,逐渐坏死,引发剧烈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肠穿孔、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

2、手术治疗是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解决方法,常见术式包括肠切除吻合术、肠扭转复位术和粘连松解术。手术目的是解除梗阻,恢复肠道通畅,必要时切除坏死肠段。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

3、药物治疗在术前和术后中也起到辅助作用。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如头孢类、青霉素类,用于预防感染;解痉药如阿托品,缓解肠道痉挛;营养支持药物如氨基酸、电解质溶液,帮助患者恢复体力。

4、术后护理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饮食上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通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适量活动如床边行走,促进肠道蠕动恢复。定期复查,监测肠道功能,预防复发。

5、预防绞窄性肠梗阻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排便,预防便秘;腹部手术后加强随访,早期发现并处理粘连问题。对于有肠梗阻病史的患者,应定期体检,及时就医。

绞窄性肠梗阻是一种危急重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避免严重后果的关键。通过手术、药物和术后护理的综合治疗,患者可有效恢复健康。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关注肠道健康,能显著降低发病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