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访谈

伍冀湘:同仁医院发展遇到瓶颈

同仁医院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瓶颈是地方狭小主持人:听您介绍同仁医院一百多年的发展是比较顺利的,形成了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眼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其他科室也在不断打造中,那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瓶颈,或者需要突破的方面?伍冀湘:我是2012年3月份到的同仁医院,过去一直在安贞医院,对同仁医院的情况有一个熟悉和了解的过程。您问到了关于制约同仁医院发展的一些瓶...

同仁医院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瓶颈是地方狭小

主持人:听您介绍同仁医院一百多年的发展是比较顺利的,形成了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眼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其他科室也在不断打造中,那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瓶颈,或者需要突破的方面?

伍冀湘:我是2012年3月份到的同仁医院,过去一直在安贞医院,对同仁医院的情况有一个熟悉和了解的过程。您问到了关于制约同仁医院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的确有许多问题。

首先,同仁医院的地方狭小,现在的一院三区也是逼出来的。最早的同仁医院就是现在的西区,这是同仁医院最早的院址,一共只有二十几亩地,地方非常狭小。随着学科的发展,病人逐渐增多,每年病人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同仁医院每个周一的门诊量可以达到一万一千人,如果每个病人有一个陪同家属,就是两万多人在医院活动,这个人流量非常大,医院很难承受。

在2003年的时候,同仁医院就将对面的金朗酒店收购,变成现在的东区。虽说只隔了一条马路,西区属于东郊民巷派出所,东区属于北京站派出所,属于两个管片,所以一个叫西区,一个叫东区。

同时,2003年同仁医院又在亦庄开发区新建了一个院区,叫做亦庄开发区同仁医院院区,现在简称为南区。

这就是所谓的同仁医院“一院三区”,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地方狭小,原来的西区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

主持人:这三个院区在定位上有什么区别?

伍冀湘:同仁医院三个院区现在的定位不同,西区主要是提供大门诊、大急诊,提供的是基本医疗。东区主要提供特需医疗和干部保健医疗,南区主要满足北京南部地区的老百姓基本就医需求。

即便是“一院三区”,目前同仁医院的就医环境还是非常差,尤其是礼拜一,眼科病人有时突破四千,甚至达到五千。我到同仁医院以后,感觉这是制约同仁医院发展的一个瓶颈。但是解决起来似乎办法不是很多,城区内不可能有更多的地方建医院。另外,南区虽然条件好一些,但是随着南区老百姓入住率提高,就医人数也越来越多,现在也成为一个饱和的状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通常是盖更多的楼,但是城区没有地皮,北京市现在对同仁医院也很支持,在南区又给了一块地,让我们进行二期扩建。但是我觉得这只能解决一时问题,解决不了长久问题。

我个人感觉光同仁医院自己想办法,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呢?这是中国现在就医导向问题,关乎顶层设计的问题。我也去过国外很多国家,看到一些大型医院的门诊病人并不是很多,为什么呢?他们一般是把门诊病人分流到基层,让病人先到一些私家诊所和社区医院去看,然后通过转诊机制,把重症、疑难杂症的病人转到大医院就医。所以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医院,门急诊的病人并不是很多,而我们国家越大的医院病人越多,越大的医院门诊的病人越多。

我个人感觉,只靠盖更多的楼,不是解决病人看病难之本,要想办法让病人下沉,让患者到社区去,然后建立有效的转诊机制,这个可能是未来解决看病难的一个途径。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问题,比如学科的发展,我感觉现在同仁医院医生的工作量太大了,医生承担的负担过重。

主持人:解决看病难,不能仅仅靠医院扩大建筑面积,也需要更多的医生、护士等等,这是一个整体的问题。

伍冀湘:比如,同仁医院眼科的魏文斌主任,有时候门诊从早上八点一直出到下午三四点钟,因为全国慕名而来的病人太多了,中午有的时候不吃饭,甚至水都不敢多喝,多喝水要去厕所,耽误看病人,一口气从早上八点一直看到下午三四点。

由于医务人员的负担比较重,而学科的发展除了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以外,也要进行科研和教学。

科研是一个医院的明天,教学是一个医院的后天。怎么说呢?搞临床是现在,搞科研是为了未来有发展后劲,而培养好医学生,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医疗、科研、教学是今天、明天和后天的关系。

现在同仁医院医生的劳动负担非常重,把今天的医疗问题解决,可能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搞科研和教学,那我们的明天和后天怎么办?所以我觉得如何能够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搞科研、抓教学,这样才能让医院有一个长久的发展,这也是其中一个问题。

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长按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 求医更省时省心

专家观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