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颈椎病呈年轻化趋势

发布于 2014/08/25 07:09

脊柱是人体的“中流砥柱”,组织结构非常复杂,除了“奇形怪状”的椎骨,还连接着很多神经、血管。众所周知,机器用多了,零件会损坏,而脊柱用得不合适也可能出问题,腰椎病是比较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

脊柱疾病呈年轻化趋势

脊柱就像一条活动的链条,各椎体间存在椎间盘。椎间盘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部为纤维环,纤维坚韧而有弹性;内部是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主要起缓冲作用。如果椎体长期前倾、后倾、旋转、脱位、压缩等动作使得椎间盘受力不均,腰椎间盘内的髓核就易连同纤维环一起突出或者突破纤维环而游离脱出。

髓核由75%~90%的水分组成,具有膨胀性和弹性,可起到吸收震荡、承载压力变换的作用,一般受压稍变形后能自我调节并恢复。但如果椎间盘发生了退变,再受到外力的作用,如蹲下搬重物、大力打喷嚏、排便过于用力等,就有可能让髓核从纤维环裂缝中突出,进而压迫刺激神经,导致疼痛。纤维环、后纵韧带及硬膜的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引起腰背疼痛;突出物直接压迫神经根,引起下肢放射痛,如果突出物巨大,压迫到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就会出现大小便功能紊乱,双下肢不全瘫痪等症状。

腰椎病大多与腰椎间盘退变有关。其实,椎间盘退变从20岁就开始了,而且随着年龄增大,退变程度会越来越大。一般正常人到了40岁左右,退变程度已经较大了。如果生活中有各种不良习惯,比如长期腰部过度用力、姿势和体位不正确、伏案久坐、长时间处在颠簸状态、女性长期穿着高跟鞋等,都可能导致脊柱受力不均。这些长期反复因外力造成的磨损,会加重椎间盘退变的程度。很多现代上班族久坐不动,导致脊柱疾病整体上有年轻化的趋势,也可以称之为现代城市病。

尽管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但并非什么都可以修好,比如椎间盘就基本不能修复。因为,椎间盘是一种无血管组织,由于营养供应和新陈代谢缓慢,椎间盘的变性(细胞含水量降低,胶原纤维变性)几乎不能逆转。加上髓核在成年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退变后的修复能力就更差了。

腰椎间盘突出最好手术

正如上面所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腰椎病之一。据统计,我国现在约有15%的人患有椎间盘突出症,久坐、坐姿、站姿、睡姿不正确、缺少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诱发或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时非常痛苦,可以说是腰疼腿麻屁股歪,且反复发作,时好时坏,很折磨人。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开发了大脑,但身体结构变化不大,而腰椎还加大了弯曲,增加了负重,因此特别爱损坏。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连接腰椎的椎间盘反复使用发生了碎裂,碎块跑出来压迫神经,就会产生剧烈疼痛。这些碎块还有强烈的化学刺激作用,会引发神经炎症,导致疼痛、麻木、无力。神经痛还会激发肌肉自我保护性痉挛,肌肉痉挛痛甚至比神经痛还厉害。比如,一般人都经历过腿脚抽筋,非常痛苦,而腰抽筋的滋味更加难以忍受。

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休息和抗炎治疗,可以自我恢复。保守治疗的关键在于急性发作时赶紧休息,卧床至少2~3天。卧床时,腰椎间盘所受到的压力最小,减少了髓核突出对神经的压迫进而减轻水肿,疼痛也能得到缓解。卧床也有利于消除腰部肌肉、韧带收缩及痉挛,促进炎症水肿吸收,进一步缓解疼痛。但太过柔软的床容易使腰椎前弓,难以对腰椎间盘起到足够的支撑,甚至会增加椎间盘压力,可能造成腰部肌肉、韧带发生收缩、紧张、痉挛,从而加重临床症状。

如果工作忙,不能卧床休息,必须佩戴医用宽腰围至少一周。目的在于制动,也就是限制腰椎前屈、后伸、旋转运动,尤其是协助腰背肌限制过度的前屈动作,使损伤的椎间盘可以得到充分休息,为病情恢复创造良好的局部环境。腰围还可将腹腔内的脏器“捆绑”在一起,减少腰椎过度活动,减轻肌肉的劳损与韧带的负担;加强腹肌力量,减少腰椎前凸,使重心后移,减少背肌劳损。同时增强了腰背肌力量,也就加强了腰椎稳定性,保护腰部免遭再损伤,即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但佩戴腰围的时间要适度,使用过久可能使肌肉和关节活动降低,从而引起肌肉废用性萎缩。

在休息或佩戴腰围的同时,还要每天口服消炎镇痛药,也可遵医嘱服用肌肉松弛药,能辅助抑制肌肉抽筋。抗炎药最好吃三周,才能巩固疗效。至于理疗、针灸、拔罐、按摩、牵引等,都没有太明确的效果。盲目进行腰椎按摩复位只能暂时缓解疼痛,并没有解决髓核突出及造成压迫的问题,有时反而可能会导致髓核突出物脱出,进而加重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就必须手术:1.出现大小便困难,是极危险的征兆;2.肌肉力量明显变弱,自我衡量就是能否用脚尖和脚跟走路,有一项做不到都要马上手术。手术方式很多,主要目的都是去除突出物造成的机械压迫和化学刺激,消除或缓解临床症状。严格来讲,手术治疗也是对症治疗,而非所谓“治愈”,既不能使腰部恢复发病以前的状态,也不可能终止腰椎退变的过程。因此,患者对手术治疗应有足够的认识。现在一般都采用微创手术,对病人影响很小,手术第二天就可以下地行走。在采用新技术之后,脊柱手术的准确率可达60%~80%,而在使用了三维影像下的导航技术以后,准确率可以提高到接近100%。

中老年人要防腰椎管狭窄

很多中老年人,一提到腰腿痛,就认为腰椎间盘出了问题,但50岁以上人群更常见的是腰椎管狭窄。尤其是体力劳动者、经常负重者、体育工作者等,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高发人群。腰椎管狭窄症的典型症状是:患者久站或较长距离行走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等,蹲下或坐下症状缓解或消失,再行走又出现症状。这一症状又被称为间歇性跛行,明显特征是当腰椎处于伸直位时症状加重,弯腰时缓解。因此患者常感觉弯腰骑车或者爬坡时正常,但直立行走困难。有的患者最初能正常行走,但慢慢却发展到走十几步就出现症状。

腰椎管狭窄患者不一定都有腿脚麻木等症状,一些人出现下肢酸痛、乏力等症状,又常被误认为是年老体衰或者骨质疏松所致。部分患者常合并椎间盘突出症,往往忽视了椎管狭窄症的存在。因此,当出现明显下肢麻木、乏力、弯腰舒服等症状时,只有将症状、体征、影像学三者相结合才能确诊。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目前已较成熟,有效率可达80%~90%。但任何手术治疗都有潜在风险,如果患者病情符合手术指征,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手术。

前面提到,整个脊柱疾病都可以被称为现代城市病,与生活节奏和方式的改变有关。因此,也只有改变生活方式,才能不得病,少得病。对于腰椎病患者而言,适度最重要。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仅可以锻炼到腰腹肌,还能够保障脊椎间组织的营养供应,维持弹性,提高脊椎抵抗外来冲击的能力。但应注意运用正确的游泳姿势,游泳池水温不宜过低,游泳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也可以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比如飞燕点水法:患者俯卧,上肢后伸,抬起头肩部,下肢伸直抬起,全身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伸展松弛反复进行,循环做10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