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霾口罩市场乱象多 四选购标准辨真假

发布于 2014/10/22 11:10

近期,京津冀频发雾霾引网友吐槽,出门时都不得不佩戴起各种防霾神器,五花八门的防霾口罩更是畅销各大电商网站。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生产标准,口罩市场乱象丛生,不少产品防霾性能差价格虚高。为此,有热心网友自发测试不同类型口罩防霾效果并总结出选购标准,不过,消协专家提醒,消费者应根据自身体质进行选购,尽量选择大企业生产的口罩,仔细辨别执行标准。

中低价口罩受网友热捧

生产标准不一让消费者挠头

以防霾口罩、雾霾口罩、pm2.5为关键词,中新网健康频道通过淘宝指数发现,最近三十天相关搜索指数环比上升805.6%,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294.5%。其中,京津冀三省市搜索购买人群最多。

不过,口罩消费人群不断攀升也给不良商家弄虚作假带来可趁之机。早在今年3月份,中消协发布了37款口罩产品防护性能比较试验结果,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口罩防霾效果不理想。一些口罩的防护性能与价格不匹配,同类产品同等防护性能价格可能相差一倍以上。防护效果较差的产品在网上销售火爆,防护效果不错的却遇冷。还有一些防护效果差的产品在网上的宣传比较夸大其词。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所谓“防霾口罩”主要有三类。一是纱布口罩。这种口罩能滤除大部分粉尘和病菌,但对PM2.5几乎没有什么防护作用。二是活性炭口罩。这种口罩添加了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层,但它只对隔绝异味起作用,对抗颗粒物防霾效果欠佳。三是医用口罩,包括医用一次性口罩和N95口罩。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为无纺布材质,具有防飞沫、吸湿等作用,但过滤颗粒物效果并不理想,也不适合用于抵挡PM2.5。相比而言,N95口罩的防霾效果更理想,但透气性差,容易造成呼吸困难,长时间戴会出现缺氧、胸闷等情况,呼吸功能较差的小孩、老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长时间佩戴。

尽管如此,市场上的纱布口罩依然打着防霾的旗号高价销售,淘宝上的纱布口罩价格在10余元到180元不等。活性炭口罩、医用口罩同样价差悬殊。

不过,消费者在选购时还是倾向于中低价位的口罩。在京东上,中新网健康频道搜索发现,销量前十的均价为25.76元,最高29.8元,最低6元。淘宝上,销量前十的均价为10.21元,最高为16.9元,最低为3.98元。

除了价格,消费者最大的关注点就是质量保证了。小张向中新网健康频道透露,自己已经买了5只不同品牌的口罩了,效果均差强人意,五花八门的认证标准也让自己看花了眼,不知道究竟该相信谁。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目前国内现行的口罩标准有3个:《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按照标准分类,第一个属于劳动防护类产品标准,后两个属于医用防护产品标准,由于使用环境、防护对象不同,其中任何一个标准都不能完全适用于普通公众日常使用的防护型口罩。

民间防霾口罩选购标准受热捧

统一生产标准提上议程

中消协消费指导部副主任皮小林对中新网健康频道表示,此前口罩生产标准是在工业生产环境的背景下制定的,尽管民用防霾口罩标准尚未出台,但中消协进行市场监管时在参照工业标准基础上根据民用口罩的特殊性已经进一步严加监管。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标准编制工作会于近日召开,正式启动了标准制定工作,这也意味着市场缺乏统一标准的混乱状态有望终结。据《法制日报》报道,国家相关部门也开通绿色通道,加快了国标制定的立项审批工作,并已下达该标准计划编号为20140042-T608。业内人士估计,“一个标准的出台要经严格的程序,最快也要到2015年”。

中消协消费指导部副主任皮小林也在持续关注这一规范的出台,他表示,新标准的出台势必会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

不过,在当前现实境遇下该如何选购有效的防霾口罩?有热心网友专门对多款所谓防霾口罩进行了检测并给出建议。近期一篇名为《你的口罩选对了吗?真假防霾口罩点评》的文章盛行网络,文章作者方达对中新网健康频道表示,为了保证检测的客观公正,包括检测设备在内的相关费用都是自掏腰包。根据检测结果,他建议,总体而言,尽量选择大品牌;尽量选择符合“防颗粒物口罩强制执行标准”的口罩,目前,常见的此类标准有:国标GB2626-2006,美标NIOSH,欧标EN149;尽量选择与面部贴合度高的口罩;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口罩还没变脏基本上可以断定存在问题。

皮林也表示,由于防霾口罩对卫生条件要求较高,一般小企业难以承担相应的运营成本,宜选择大企业所生产的口罩。同时,他透露,中消协在进行市场检测时发现,部分防霾口罩只在中间有防霾层,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应该选择防护面积大的口罩。最后,他表示,消费者也应该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应该选择呼吸阻力小的口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