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介绍:吃菠菜或可防治脑卒中

发布于 2015/03/23 11:02

杨进刚,心血管健康教育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主任医师。

很多人小时候都看过一部叫做大力水手的动画片。在片中,大力水手只要吃菠菜就能打败坏人。

实际上,这个动画片尤美国一罐头厂商赞助,本打算给菠菜罐头做宣传。结果不但带动了罐头的销售,还促进了当地的菠菜种植业。

我们都知道,吃菠菜并不会让我们变得力大无穷。

但现在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发现,菠菜中的某种成份,或许能让很多中国人受益。

3月15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在美国报告,对于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同时,吃叶酸可减少脑中风。

而叶酸就是一个叫米切尔的人,在1941年从菠菜叶中提取出来的,这种物质拉丁文叫folium(意思是叶子),之后命名为叶酸。

中风是我国居民第一大死因,一旦发生,轻者致残,发生瘫痪,个人痛苦不堪,家人的负担也会陡然加剧,重者致死。

对于发生中风而偏瘫的人而言,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大力士。

霍勇的研究入选了江苏和安徽两省2万多名有高血压的人,在观察4.5年后,发现与仅应用降压药物的人相比,用叶酸的人获得了益处,发生中风的危险减少了21%。

叶酸为什么能预防中风?

原来,我们体内有一种叫同型半胱氨酸的东西,这种东西升高的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高。

我国一项对近4万人的研究发现,如果血压高,发生中风的风险为3.6倍,但若同时合并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那么发生中风的风险会增加至12倍。

有人甚至认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危险与高脂血症和吸烟差不多。

现在医院可以查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超过10μmol/L就算是高的了。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说明了什么?10多年前,我国就有研究发现,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表明的是我们吃的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少了。

前面讲的霍勇的研究,其实就是证实,吃叶酸可通过降低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防中风。

之前,在中国林县进行的一项研究也证实,补充叶酸使中风死亡减少了37%,男性获益最大,减少了58%。

补充叶酸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叶酸大量存在于带叶的蔬菜中,如大力水手吃的菠菜,还有豆类、莴苣、花椰菜等;水果和动物食品如动物的肝脏、牛羊肉等也含有丰富的叶酸。

天然叶酸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只有大约50%能被人体吸收。而且,传统的中国吃菜的方式有一定问题,大量的油炸和爆炒,会损失很多营养。

食物中的叶酸很不稳定,在加工和烹饪过程中,会丧失掉一半以上的活性。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水煮时更容易丧失。

很多人认为,菠菜含有大量草酸,应该水煮后才能吃。但在国外,菠菜基本上都是生吃的,一般用橄榄油拌着吃。我觉得,在中国,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残留的农药。

叶酸除了能够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外,还有两个功效,一是治疗贫血;二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为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自1998年1月起,美国强制要求粮食制品添加一定量的叶酸。在实施一年后,美国胎儿神经管缺陷发生率降低了26%。加拿大也在1998年采取同样措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降低了46%。

因为人人都要吃面食,面粉中添加叶酸可能最有效。美国人认为,如果让准妈妈了解叶酸的作用,再让每个人都吃上,这太费事了,还不如让每个人都吃点叶酸,这种思路很有意思。当然也有反对意见,主要是害怕正常人也多吃叶酸会有危险,但至今还没有添加叶酸负面的证据。

可能由于美国粮食中强制添加了叶酸,也可能是人种和饮食差异,在美国进行的补充叶酸的研究中,尽管发现叶酸降低了同型半胱氨酸,但没有发现能预防中风。

中国则不一样,一是粮食没有添加叶酸,二是中国人吃蔬菜水果相对较少,还高温烹炸和水煮加工较多,总体上导致了体内同型半胱氨酸较高。我国是中风大国,中风是国人死因的第一位。这些因素或许是我国中风较多的原因。

霍勇教授的这项研究,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对我们的饮食,可能要注意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避免油炸等高温加工;

第二,有高血压的人,可以关注一下自己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如果升高的话,可补充一些叶酸;

第三,在北方地区,尤其是蔬菜水果少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农村,科研人员可以尝试探讨在粮食中添加叶酸,看看能否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为叶酸这种药非常便宜,副作用非常小,但能让更多的人免受中风之苦。

话说回来,高血压是中风的第一大危险因素,34.6%的中风是由于高血压所致。我们还是要强调,控制血压肯定是预防中风最有效的措施。

除此之外,吸烟、肥胖、饮食、体力活动少、糖尿病、饮酒、血脂异常和精神紧张等因素都可以增加发生中风的危险。最新的学术理念是,心脑血管病的防治需要综合防治,即要注意以上的所有因素。

霍勇教授的这项研究,给中国人预防心脑血管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或许我们也该拍一个动画片,不是“喜羊羊和灰太狼天天打架”,主题应该是“喜羊羊吃青菜打败了灰太狼”。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