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1/09 11:17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含有结核菌的飞沫会悬浮在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免疫力低下、长期接触感染者、居住环境拥挤或通风不良等因素会增加感染风险。

结核分枝杆菌进入人体后,主要侵袭肺部,但也可扩散至其他器官。感染初期,免疫系统可能将病菌控制在休眠状态,形成潜伏性结核感染,此时患者通常无症状且不具传染性。但当免疫力下降时,病菌可能重新活跃,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个体对结核菌的易感性,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免疫反应较弱,增加患病风险。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营养不良、吸烟等也会削弱免疫力,进一步促进疾病发展。

预防肺结核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和减少暴露风险。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降低儿童结核病的发病率,但对成人的保护作用有限。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封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对于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异烟肼或利福平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以降低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的风险。

如果出现持续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光或痰液检查,以明确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治疗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疗程一般为6至9个月。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避免擅自停药或减量,以免导致耐药性结核病的发生。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传播病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