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疝的正确护理方法
发布于 2025/01/09 05:09
发布于 2025/01/09 05:09
新生儿脐疝是一种常见现象,通常无需过度担心,但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宝宝更快恢复。脐疝是由于宝宝腹壁肌肉未完全闭合,导致部分肠管通过脐部突出形成的。大多数情况下,脐疝会在宝宝1-2岁内自行愈合,但护理不当可能会延长恢复时间或引发感染。
脐疝的形成与宝宝腹壁肌肉的发育有关。在胎儿时期,脐带通过腹壁的开口连接母体,出生后这个开口会逐渐闭合。如果闭合不完全,腹压增加时如哭闹、咳嗽,肠管可能会从开口处突出,形成脐疝。虽然看起来有些吓人,但脐疝通常不会引起疼痛或不适,除非出现嵌顿肠管卡住无法回纳,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护理脐疝的关键是避免腹压过高。尽量减少宝宝长时间哭闹,可以通过安抚、喂奶或换尿布等方式缓解情绪。抱宝宝时,注意不要让腹部受到过度挤压,尤其是脐部区域。平时可以观察脐疝的大小和颜色,如果发现脐疝突然变大、变硬或发红,可能是嵌顿的迹象,需及时就医。避免使用民间偏方,比如用硬币或硬物压迫脐部,这种做法不仅无效,还可能损伤宝宝皮肤。
日常护理中,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非常重要。洗澡时可以用温水轻轻清洗脐部,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酒精。洗完澡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避免摩擦。如果脐部有轻微分泌物,可以用医用棉签蘸取少量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如果发现脐部有红肿、渗液或异味,可能是感染的表现,建议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护理得当,宝宝的脐疝会逐渐好转,家长不必过于焦虑。
上一篇 : 食管粘膜保护剂的功效
下一篇 : 辟谣!打除皱针没‘最佳年龄’,只看是否需要!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