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输液每分钟别超40滴

发布于 2018/01/17 16:05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梁莉君

静脉滴注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但很多人为了求快,常会忽视滴注的速度。速度不当,会导致输液反应,引发药物不良反应,轻则导致停药,延误治疗,重则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危及生命。一般情况下,1毫升溶液相当于15滴,成年人的滴注速度在40~60滴/分,老年人每分钟不能超过40滴,儿童还要更慢些,在20~40滴/分。滴注速度不当包括过快和过慢两种。速度过快,可导致胃肠道反应和血栓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速度过慢,会使药物的血药浓度低于应有的治疗浓度,达不到应有疗效,而且滴注时间过长,影响药液的稳定性,增加药物降解及致敏机会。不同的药物,滴注速度有所不同。现将常见药物的滴注方法分类如下:

1.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等,滴注速度过快会引起静脉炎和中枢系统反应,一般滴注时间为每100毫升不得少于60分钟,每250毫升不得少于2小时,每500毫升不得少于3小时。糖肽类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快速滴注可发生“红人综合征”,表现为后颈部、上肢及上身出现皮肤潮红、红斑或荨麻疹。正确做法是,在以至少100毫升溶媒进行稀释溶解后,静脉滴注时间应在60分钟以上。

2.氯化钾:注射过量或滴注速度过快可引起血管局部刺激和高钾血症,出现疲乏、手足口唇麻木、不明原因的焦虑、意识模糊、呼吸困难、心律减慢、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静脉补钾时钾浓度不超过3.4克/升,补钾速度不超过0.75克/小时。

3.抗肿瘤药物:这类药物一般毒性比较大,对血管的刺激性比较强,短时间内大量药物进入体内,易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一般要求滴速要慢。

4.氨基酸、脂肪乳类药物:各种氨基酸、脂肪乳属高渗性药品,若滴注速度过快,可导致人体细胞脱水、细胞间液减少,引起如恶心、呕吐、寒颤、高热、胸痛及皮疹等不良反应。

5.有机硝酸类药物:这类药物滴速过快易引起搏动性头痛、眩晕、颜面潮红、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致颅内压增高、心动过速、抽搐、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甚至引起死亡。使用这类药物前先测患者血压,了解基础血压后,滴注时从小剂量慢速开始,在静滴过程中每隔半小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根据血压变化情况来调整静滴速度。

6.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应单独使用,且滴速不宜过快。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