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要特别关注心理健康
发布于 2018/03/16 13:58 生命时报
发布于 2018/03/16 13:58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博士牟晓冬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益于个体健康,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在自身和外界的双重压力作用下,特殊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哪些职业需要重点关注心理健康?
创业者。这类人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很大。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牟晓冬博士指出,自主创业看似时间自由支配,但需要创业者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创业初期,资金、场地、设施及招聘等都需要亲力亲为,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细节,创业者心中要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计划,并善用人才,能分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企业中层管理者。作为中层管理者总会有非常头痛的问题,上要面对领导,下要面对普通员工,中层管理者经常被戏称为“夹心饼”,左右为难。为了让工作更高效地完成,必须与上司和下级保持良好的沟通。
医护人员。医院工作强度大,很多岗位昼夜颠倒。研究表明,医护人员的强迫因子很高,这与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密切相关,而且医患关系紧张也困扰着许多医护人员。
警察。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投诉率的职业特点。特别是碰到特殊的重大任务,警察有时候要连轴转一个月,如果身体素质不过硬,加上休息不够,身体健康很容易出问题,心理方面也会产生职业倦怠。
媒体人。节奏快、压力大、常熬夜,是媒体人常常碰到的问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大部分媒体工作者需常年奔波在外,导致饮食不规律、睡眠质量低、心理压力大、免疫力低下等一系列健康问题,该群体普遍存在亚健康状态。
牟晓冬指出,适当的压力可以给人动力,但压力过大会给身心带来不利影响,也会使工作结果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压抑、情绪化、职业疲倦、不自信等各种心理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政府层面看,可能和相应职业的支持太少有关,导致企业或者单位的生存空间太小。另外,社会保障的不足,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费用,都让都市人普遍缺乏安全感;从社会层面看,日益严重的攀比风气也会让人焦虑,迷失方向,逼迫自己拼命工作,从而在其他人面前显示自己的优越生活。一旦这些目标无法实现时,就会出现强烈的失落感。
如出现以下现象,从业者就要注意调整心态了。如工作中没精打采,做事提不起兴趣,不想承担责任,不愿与人交流,与同事关系僵硬,时常唠叨和抱怨,上司交代的工作经常完不成,最后产生难以克服的心理倦怠,一心想逃避工作甚至跳槽。
牟晓冬建议,压力需要自身调适和排解,但积极与上司和同事交流也有很大帮助。当出现无法独自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忙,不要总是一个人承担压力。主动与朋友家人倾诉交流,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企业应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素质训练,经常举办心理知识讲座,这些举措都将起到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层面也存在关联,全社会首先必须从意识上加以重视,提前介入,对特殊职业人群开展常态性的专业心理辅导,同时国家在出台相关宏观政策时需要更多地考虑社会各阶层的承受能力,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对于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大有裨益。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上一篇 : 感冒咳嗽能否喝咖啡
下一篇 : 每天喝8杯水正确吗?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