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喝酸奶呢

发布于 2018/03/30 18:11 复禾健康

酸奶,大家都十分熟悉,生活中,很多的人都喜欢喝酸奶,酸奶是由牛奶加工而成的酸奶营养丰富,尤其对肠道保健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糖尿病可以喝酸奶吗?糖尿病能吃什么?糖尿病人的食疗食谱有哪些?下面我们就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可以喝酸奶吗

酸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盐,每天吃两瓶半磅的酸牛奶,对钙的补充有很大意义,现在多数学者主张,吃药补钙,不如喝斤牛奶。每天500克酸牛奶,补钙足矣。提倡糖尿病患者喝牛奶,一般用作早餐或者加餐,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喝奶时不能加糖,当然适量加甜味剂是可以的。

调味酸奶在制作时为了满足健康人群尤其是年轻人的口感和风味,在牛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白砂糖等蔗糖,所以含糖量较高,不适合糖尿病患者经常选用,只有在出门在外饥饿难耐又买不到其他品种时偶而饮用,平时还是选择原味酸奶、无蔗糖酸奶或木糖醇酸奶比较安全。酸奶一般放在早餐和加餐时品尝,每天喝1-2小杯即可(每小杯一般为100-125克)。

酸奶的营养价值

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发酵过程使奶中糖、蛋白质有20%左右被水解成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链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经发酵后,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这些变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酸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可产生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如VB1、VB2、VB6、VB12等。

特别是对乳糖消化不良的人群,吃酸奶也不会发生腹胀、气多或腹泻现象。鲜奶中钙含量丰富,经发酵后,钙等矿物质都不发生变化,但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可有效地提高钙、磷在人体中的利用率,所以酸奶中的钙磷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酸奶的保健作用

1、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形成生物屏障,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

2、通过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促进肠道蠕动及菌体大量生长改变渗透压而防止便秘。

3、酸奶含有多种酶,促进消化吸收。

4、通过抑制腐生菌在肠道的生长,抑制了腐败所产生的毒素,使肝脏和大脑免受这些毒素的危害,防止衰老。

5、通过抑制腐生菌和某些菌在肠道的生长。从而也抑制了这些菌所产生的致癌因子,达到防癌的目的。

6、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乳酸菌可以产生一些增强免疫功能的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防止疾病。

糖尿病人的食疗食谱

1、蚌肉苦瓜汤

苦瓜250克,蚌肉100克,共煮汤,加油盐调味,熟后喝汤吃苦瓜蚌肉,适用于轻型糖尿病。

2、沙参玉竹煲老鸭

沙参30~50克,玉竹30克,老雄鸭1只,葱、姜盐少许焖煮,熟后食肉饮汤。适用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

3、玉米须炖龟

玉米须100克,乌电1只,葱、盐、料酒适量,炖熟食肉饮汤。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

4、枸杞子蒸鸡

枸杞子15克,子母鸡1只,加料酒、姜、葱、调料,共煮熟食枸杞子、鸡肉并饮汤,适用于糖尿病肾气虚弱者。

5、韭菜蛤蜊

肉韭菜250克,蛤蜊肉250克,料酒、姜、盐少许,煮熟饮汤食肉。适用于糖尿病肾阴不足者。

6、南瓜虾皮汤

南瓜400克,虾皮20克。食油爆锅后,放入瓜块稍炒,加盐、葱花、虾皮,添水煮汤,吃瓜喝汤。虾皮补钙,南瓜有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的作用,并能改善糖尿病人的临床症状。

糖尿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1、吃糖太多会发病

吃糖和糖尿病并没有直接关系。目前普遍认为,1型糖尿病是因为胰腺无法产生胰岛素引起的,很可能与免疫系统缺陷有关;2型糖尿病则是因为胰岛素不足,或者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引起的。虽然吃糖过多引起超重会诱发糖尿病,但并非直接诱因。

2、饮食禁忌多

很多的人都知道糖尿病最主要的就是控制饮食,其实,糖友的食谱要求很简单:根据运动量和服用的药物调配食品就行,让血糖浓度尽量接近正常范围。

3、不宜吃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健康饮食的基础,而且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一般也含有其他的重要营养,如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因此不该拒绝吃。不过,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浓度影响也最大,因此糖友需要记录下摄入的数量和时间,并选择营养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

4、不能吃自己最喜欢的食物

其实没必要,烹饪方式上少油炸多蒸煮,或减少吃的量即可。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提倡糖尿病患者喝牛奶,一般用作早餐或者加餐,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喝奶时不能加糖,当然适量加甜味剂是可以的。以上介绍了一些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食谱,对这些食谱感兴趣的可以动手尝试一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