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的这些营养价值你知道吗

发布于 2018/04/11 09:47 复禾健康

豆制品一直都是很健康的食品,这点相信大家都明白。蚕豆是很多朋友爱吃的,但是你知道吗?蚕豆却不是想吃就吃的,错误的吃蚕豆甚至有可能导致生命遭受危机,今天就让我们看一看哪些人不能吃蚕豆,吃蚕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蚕豆这一食材。

哪些人不能吃蚕豆

蚕豆并非是想吃就吃的那么哪些人不能吃蚕豆呢?

遗传缺陷者

“蚕豆病”是因为体内缺乏某种酶类所致,是一种遗传缺陷,发生过蚕豆过敏者一定不要再吃。一旦发生这种病时,应赶快就医,以防意外。父母或祖父母有过这种病的人,不宜进食蚕豆及其制品,不宜沾染蚕豆花粉。

中焦虚寒者

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者,患有痔疮出血、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尿毒症等病人要注意,不宜进食蚕豆。

低龄儿童

低龄儿童同样不适宜吃蚕豆这是为什么呢?

9岁以下儿童第一次吃蚕豆时一定要谨慎,儿童吃蚕豆后一旦出现低热、腹痛、皮肤发黄、尿色加深等症状,须立即送正规医院就医。

患有蚕豆病的儿童

9岁以下儿童第一次吃蚕豆时一定要谨慎

蚕豆过敏者

蚕豆含有致敏物质,过敏体质的人吃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过敏、银屏性溶血等中毒症状,就是俗称的“蚕豆病”。这是因为体内缺乏某种酶类所致,是一种遗传缺陷,发生过蚕豆过敏者一定不要再吃。

吃蚕豆的注意事项

吃蚕豆有很多的注意事项,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不宜生食

蚕豆中含有有毒的β-氰基丙氨酸和L-3,4-二羟基苯丙氨酸。β-氰基丙氨酸是一种神经毒素,中毒后出现肌肉无力、腿脚麻痹等症状。L-3,4-二羟基苯丙氨酸是“蚕豆病”的致病因子,病症表现为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多为儿童,食后5~24h发病,通常加热烹制可消除其毒性。蚕豆不可生吃,应将生蚕豆多次浸泡或焯水后再进行烹制。

不宜多食

蚕豆不宜多食,以防胀肚伤脾胃。蚕豆和大多数豆类一样,也含有某些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下部产气菌作用下产生气体,有些人吃多了甚至会腹泻。每次食用量理论上不超过30克。

趁早食用

嫩蚕豆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时令蔬菜,应趁早食用。剥壳后,如果豆子顶端像指甲一样的月牙形呈浅绿色,说明蚕豆很嫩,可以带壳吃;如果已经变黑,就说明老了,维生素C的含量会略有下降。

吃法有讲究

蚕豆鲜嫩度不同,吃法也各异。嫩蚕豆可以煮熟,或用少许油煸炒,鲜嫩可口。老蚕豆可以做成豆瓣酥,或和鸡蛋等一起煮汤,入口润滑、细腻。

在南方地区,还有用蚕豆和大米煮饭、熬粥的传统,这样能增加饭里的蛋白质含量,减少营养损失。

剥出来的蚕豆不能用水洗

要想蚕豆可口,剥壳也很有讲究。剥出来的蚕豆不能用水洗,否则会影响其鲜嫩度。最好是把豆荚掰断后,再把豆子挤压出来。

蚕豆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田螺与蚕豆

蚕豆与田螺同食会导致人体肠胃不适,同食会肠绞痛,所以不能同时吃蚕豆和田螺。

2、蚕豆+海螺

蚕豆与海螺同吃会导致腹胀的症状,所以不能同时吃蚕豆和海螺。

3、蚕豆不可生吃

因为蚕豆含蛋白酶抑制剂和血球凝集素,它们都是对人体十分有害的物质,在用水浸泡和进行焯水后可使之失活,故应将蚕豆多次浸泡或焯水后再进行烹调。

蚕豆的饮食禁忌

春天的新鲜蚕豆,嫩绿清香,美味可口,但有些人吃了新鲜蚕豆后出现腹痛、皮肤和巩膜黄染等,这就是常说的“蚕豆病”。

引起“蚕豆病”的原因是,有的人本身患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他们在进食新鲜蚕豆或吸入蚕豆花粉后,其中的有毒物质可使体内血红细胞被氧化破坏,发生溶血性病变。

该病起病急骤,初有寒颤、发热乃至不定位的腹痛,继而发生呕吐、脸色苍白,严重者有明显黄疸,少尿或无尿,甚至休克、肾功能衰竭等。

“蚕豆病”危害虽大,但也可预防。不生食蚕豆(特别是新鲜蚕豆),不一次大量进食或连续进食蚕豆,就不会染上“蚕豆病”。

患者或家庭中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病史的人,应禁食生熟蚕豆。

蚕豆的功效

蚕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且不含胆固醇,可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预防心血管疾病。如果你是正在应付考试或是脑力工作者,适当进食蚕豆可能会有一定功效。

蚕豆中的维生素C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蚕豆皮中的膳食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现代人还认为蚕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对预防肠癌有作用。

哪些人不能吃蚕豆,当心这些人吃蚕豆或致命。蚕豆是一种很好的食物,但是如果吃的方法不正确,很容易导致健康受损,因此对于蚕豆的吃法一定要注意,能吃蚕豆的朋友也要注意,千万不能多吃,或者做到别吃,避免危及生命安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