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 既疏通经络又行气活血
发布于 2025/05/01 11:30
发布于 2025/05/01 11:30
拔罐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主要通过负压作用刺激体表穴位和经络,达到调整气血、缓解疼痛的效果。拔罐的作用主要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调节免疫功能、辅助治疗风寒湿痹、改善亚健康状态。
1、促进血液循环:
拔罐产生的负压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流动,增加组织供氧量。该作用能有效改善因久坐或受寒导致的四肢冰凉,对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肿胀也有缓解效果。临床观察显示,拔罐后皮肤出现的淤血斑会随代谢逐渐消散,表明微循环得到改善。
2、缓解肌肉疼痛:
通过负压牵拉深层肌肉和筋膜,能快速解除肌肉痉挛状态。特别对腰肌劳损、落枕等急性软组织损伤,拔罐可降低局部肌张力,减少致痛物质堆积。配合走罐手法效果更佳,但皮肤破损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3、调节免疫功能:
拔罐刺激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提升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定期在背部膀胱经拔罐,能改善反复感冒等免疫力低下症状。研究显示拔罐后白细胞吞噬活性增强,这种调节作用可持续48小时以上。
4、治疗风寒湿痹:
针对关节炎、肩周炎等寒湿型痹症,拔罐能驱散体表风寒湿邪。在疼痛部位留罐10分钟,可见皮肤出现紫暗色罐印,此为病邪外透之象。常与大椎、命门等穴位配合使用,但发热患者不宜采用。
5、改善亚健康:
对慢性疲劳、失眠等亚健康状态,拔罐通过刺激神经末梢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建议在肝俞、心俞等背俞穴施罐,每周2次为宜。罐印鲜红者多属热证,需缩短留罐时间至5分钟以内。
拔罐后需注意保暖避风,2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饮用温热的红糖姜茶可增强发汗解表效果,配合八段锦等柔缓运动能巩固疗效。体质虚弱者应选择小号罐具并缩短操作时间,皮肤过敏或高热期间禁止拔罐。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两次拔罐间隔不少于3天,同一部位需待淤斑完全消退后再施术。
上一篇 : 医学研究发现:得了肺炎没有发展为肺癌的人,都有这3个饮食习惯
下一篇 : 白色糠疹光长在脸上吗 这三个部位易发白色糠疹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