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与红小豆有什么区别

发布于 2025/05/03 14:14

赤小豆与红小豆在植物分类、外观特征、营养成分及药用价值上存在明显差异。

1、植物分类:

赤小豆为豆科豇豆属植物,学名Vignaumbellata,在《中国药典》中列为中药材;红小豆是豆科菜豆属植物,学名Phaseolusangularis,属于普通食用豆类。两者虽同属豆科但不同属,基因差异导致生长习性与抗病性不同。

2、外观特征:

赤小豆呈细长圆柱形,长约5-7毫米,表皮暗红色带紫晕,种脐凹陷明显;红小豆为短椭圆形,直径约4-5毫米,表皮鲜红色且光泽度强,种脐平缓。干燥状态下赤小豆硬度更高,红小豆更易煮烂。

3、营养成分:

每100克赤小豆含蛋白质21.7克、膳食纤维7.7克,钾含量达860毫克,富含皂苷类活性物质;红小豆蛋白质含量约19.2克,碳水化合物较高达60.7克,维生素B1含量突出。两者均含花青素但赤小豆抗氧化成分更丰富。

4、药用价值:

赤小豆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功效,常用于治疗脚气浮肿、疮疡肿毒;红小豆主要作为食疗材料,传统医学认为其健脾养胃,现代研究证实其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显著。

5、食用方法:

赤小豆需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多与薏米配伍煮水饮用;红小豆可直接炖煮,适合制作豆沙、甜汤等食品。赤小豆煮后仍保持颗粒感,红小豆易成沙质口感,两者糖类成分差异使得红小豆更适宜甜品制作。

建议根据需求选择:需要利水祛湿选择赤小豆,推荐搭配茯苓、冬瓜皮煮水;日常滋补选用红小豆,可与红枣、桂圆同炖。两者均需注意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0克干品,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食用频率,食用后适当增加饮水促进代谢。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