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后护理常规
发布于 2025/02/17 09:11
发布于 2025/02/17 09:11
全身麻醉后护理常规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促进恢复等措施,确保患者安全过渡到清醒状态。护理重点在于呼吸、循环、意识状态的观察,以及疼痛管理和早期活动。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全身麻醉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需要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麻醉药物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浅慢或暂停,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血压波动常见,低血压可能与血容量不足或药物残留有关,高血压则可能因疼痛或焦虑引起。护理人员应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生命体征,直至患者稳定。
2、预防并发症
麻醉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误吸、低体温和深静脉血栓。恶心呕吐可通过使用止吐药物如昂丹司琼或甲氧氯普胺预防。误吸风险在未完全清醒时较高,患者应保持侧卧位,床头抬高30度。低体温可通过保暖毯或加热设备纠正。深静脉血栓预防包括早期活动和穿戴弹力袜,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
3、促进恢复
术后疼痛管理是促进恢复的关键,常用药物包括阿片类如吗啡、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以及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早期活动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可在术后6小时内开始床上活动,24小时内下床行走。饮食方面,从清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心理支持也很重要,减轻患者焦虑情绪,鼓励积极康复。
全身麻醉后护理常规是确保患者安全恢复的重要环节。通过密切监测、预防并发症和促进恢复,护理人员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麻醉后的关键时期。术后护理不仅需要专业技术,还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关怀,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上一篇 : 水光针打了5次还没效果怎么回事,怎么办
下一篇 : 治疗初期痔疮的最佳方法是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