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你到底偷偷吃了多少罂粟壳?

发布于 2016/01/22 15:32

35家餐饮企业使用罂粟壳被查

1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组织开展打击食品违法添加执法行动中,发现35家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食品中含有罂粟壳成分,存在涉嫌违法添加行为,其中我们最爱光顾的北京簋街鼎鼎大名的胡大饭馆就在烤鱼粉里检测出“罂粟碱、那可丁”,难以想象那些麻辣小龙虾、香辣蟹中是否也含有罂粟壳?此事件一经媒体曝光,我们的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这些年我们到底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多少罂粟壳?

为何餐饮企业对“罂粟壳”情有独钟?

从多年来食药监、公安等部门对罂粟壳专项打击来看,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屡见不鲜。其中,火锅、小吃、卤味制品是“罂祸”的重灾区。

1、给食物增香、提鲜

罂粟壳可以增加提鲜、让肉更加出味是事实,其生物碱含量也比鸦片少,所以其风险被忽略了,别说商家因其“恶小”而故意投放,看重食物味道的食客认识也未必到位,不少人还拿它与三聚氰胺、苏丹红相比,大有“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意思。因此,与其他食品安全相比,罂粟壳添加问题极少被消费者举报。有趣的是,不久前一家被查的“隆江猪脚饭”店主说,自己也知道长期食用添加罂粟壳的猪脚后会对身体带来伤害,因此他和家人从来不吃自家做的猪脚。

2、让顾客吃了还想吃

大家都知道罂粟是制作鸦片、冰毒或者海洛因的原材料,而罂粟壳是成熟的罂粟果去掉籽后的部分,和鸦片、海洛因相比,罂粟壳内的“有毒物质”虽然含量不大、纯度也不高,但其成分同样包括吗啡、可待因、那可汀、罂粟碱等30多种生物碱。它能使人体产生快感,处于一种特殊的愉悦状态,并逐渐产生依赖性进而成瘾。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招揽回头客,食客吃了这种食品,开始是“吃了还想吃”,“一吃忘不了”,产生依赖性后,“不吃也得吃”,长期食用会导致慢性中毒并最终上瘾。

“罂粟壳”是一把双刃剑

罂粟壳中的生物碱虽然含量较少,对吸毒者不起作用,但对于绝大多数从未接触过毒品并对毒品有高度敏感性的人来说,其“效用”不可低估。如果长期食用含有毒品的食物,就会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肌瘦、犯困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等症状,引起精神失常,出现幻觉,有时甚至会呼吸停止而死亡。

罂粟壳虽然危害很大,但它却是一味很重要的中药材,有着不可忽视的药用价值。

罂粟壳的功效1:久泻,久痢。本品味酸涩,性平和,能固肠道,涩滑脱,《本草纲目》曰其“为涩肠止泻之圣药”,适用于久泻、久痢而无邪滞者。治脾虚久泻不止者,常与诃子、陈皮、砂仁等同用,如罂粟散(《普济方》);治脾虚中寒久痢不止者,常与肉豆蔻等同用,如真人养脏汤(《和剂局方》)。若配苍术、人参、乌梅、肉豆蔻等可治脾肾两虚,久泻不止,如固肠丸《证治准绳》。

罂粟壳的功效2:肺虚久咳。本品酸收,主入肺经,具有较强的敛肺气止咳逆作用,适用于肺虚久咳不止之证。可单用蜜炙研末冲服,或配伍伍乌梅肉,如小百劳散(《宣明论》)。

罂粟壳的功效3:胃痛,腹痛,筋骨疼痛。本品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可用治上述诸痛较剧者。

两招教你辨别添加罂粟壳的食物

第一,从外观上识别。罂粟壳外观为枣核形,如鸽子蛋大小,一头尖,另一头呈6-14瓣冠状物。其壳体上往往有人为切割的多道刀痕。

第二,从食客的感受上识别。初次食用加了罂粟壳的火锅和卤制品后,一般有心跳加快、脸微红、口感舒服,吃后不易入睡等感觉。食用者实际体感除了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外,与火锅中实际非法加入的罂粟壳含量也有很大关系。

如果对某种食物产生与往常不同的依赖感,经常想要食用,甚至刚刚吃过还想再吃,不吃就觉得难受,那该食物中含有罂粟壳成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应尽量避免再次食用,并且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因为水能加快有毒物质的排出,而蔬菜、水果中的纤维物质也可以降低对有毒物质的吸收。

罂粟壳属于非法添加剂,而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也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都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