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治疗方案

发布于 2018/10/10 16:17 复禾健康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恶性浆细胞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骨髓瘤、浆细胞骨髓瘤或Kahler病,是以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并伴有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以及广泛溶骨病变和骨质疏松为特征的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广泛骨质破坏、骨痛、反复感染、贫血、高钙血症、高黏滞血症、肾功能不全等。发病率约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1.6:1,大多患者年龄>40岁。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0%。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电离辐射、慢性抗原刺激、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基因突变等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有关。

本病传统中医学无统一病名,根据其骨痛、腰痛、乏力、发热等临床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学的“骨痹”、“虚劳”、“腰痛”、“骨蚀”等病证范畴。临床起病隐袭,多以骨痛、腰痛、溶骨损害为首发症状,为脏腑虚损,气血不足,痰瘀痹阻,邪毒内蕴所致。气血不足,肌肉筋骨失其濡养,痰瘀毒邪乘虚流注于骨,搏结于内,胶结不散,形成骨痛、骨蚀,病位在骨髓。根据其起源于髓,流注于骨,痰瘀邪毒搏结于内的病机特点,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血液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将其命名为“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治疗方案:

针对多发性骨髓瘤,中医主要治疗辨证是使用解毒抗癌中药,避免攻伐清解太过,治疗疾病的实质是祛除致病因素,调整人体机能。祛邪之法用之得当,方能除病;用之不当,反而戕害正气。患者多为老年人,正气本亏,中药治疗不宜攻伐太过,一味攻伐瘀毒,则正气会进一步受损,使病情迁延难愈。

因此,临床应根据辨证分型的不同及药性的偏寒、偏热、峻猛程度选择使用解毒抗癌中药,同时攻邪不可过剂,应留有余地。《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对于气血不足、正气衰微的病人主要以扶正为主,气血充足可祛邪外出,适时加用冬凌草、猫爪草等解毒抗癌之品,防扶正留邪之虞。冬凌草甘微寒,猫爪草味辛性温,均非苦寒攻伐之品,无伤正之虞。

对于脾肾阳虚、痰湿内阻的病人,可加用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如天南星、白芥子、薏米等。若盲目使用苦寒清解之品,不仅使阳气进一步受损,更使痰瘀难消,正所谓“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痰瘀痹阻者可配伍胆南星、半夏、山慈菇、全蝎等化痰散结,通络止痛,抗癌。全蝎有毒,应中病即止。痰瘀化热者则可加用清热解毒之品,如热象明显的病人可加用半枝莲、黄药子、白花蛇舌草、山豆根、虎杖、龙葵等清热解毒抗癌之品。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未经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年。经综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可达到5~10年,部分病例效果好的可以延长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生存期。骨髓瘤的生存期与年龄、分型、分期以及治疗措施有关。IgG型预后较好,轻链型预后较差。约5%的患者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多为急性浆细胞白血病。

中医辨证初期以痰瘀痹阻证为多见,如伴有感染发热则表现为热毒炽盛证,因正气本虚,热毒极易传变,损及脏腑,危及生命,病情凶险。病程日久或失治误治,损伤阴精,耗伤气血,日久及阳,则出现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等证,如经积极治疗及调护,仍可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以上内容介绍了“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治疗方案”。后提醒大家:中医跟西医治疗强调要点一样,需要“早治疗”是防护为主还是主攻,需要辩证病情状态,清楚西医与中医的主次。骨髓瘤病人中医辨证分型中以痰瘀痹阻证、气血不足瘀毒阻络证预后较好。

点击展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