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肾病?

发布于 2018/10/15 18:13 复禾健康

有人说,痛风远不止疼痛那么简单,对很多人来说更像是一种修行。很多患者历经病痛折磨,尽管前路艰难,却依然坚韧,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抗击痛风是一场持久战。

抗击痛风路漫漫其修远兮

本文的主人公就是一位长期以来始终在和疾病较量的痛风患者,他自从被诊断为痛风以来,就踏上了抗击痛风的漫漫旅程,并且期望有一天能战胜困扰自己许久的“痛、痛、痛……”!多年来,他四处求医,但病情仍不定时反复发作,身心都受到一定的伤害。值得庆幸的是,他和他的家人都没有放弃,而是携手共同坚持寻求科学规范的治疗方式。目前病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有效控制。

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痛风的一步,一旦被痛风缠上,切不可放任自流,而应寻求积极的治疗;同时,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亲朋的关爱与帮助,对于患者的康复也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需要提醒广大痛风患者,在树立康复信心的同时,也要走出一些痛风治疗的误区。

走出抗击痛风的几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关节不痛就不治疗

痛风发作的时候,患者会被折磨地坐立不安,难以入睡。一旦疼痛消失,很多患者就开始不管不顾了,即便尿酸高得吓人。专家指出,实际上,高尿酸血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导致痛风的反复发作,并由急性转化为慢性。而且血尿酸在关节周围、关节滑膜内广泛沉积将导致关节变形,终会影响行走等基本生活能力。

另外,血尿酸在肾脏中大量淤积,既可导致急性梗阻性肾病而引起急性肾衰(急性尿毒症),也可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终发展为尿毒症。所以,只要尿酸高就应该治疗。

误区二:治痛风的药,对肝肾毒性大,能不吃就尽量不吃

在考虑是否需要服用治疗痛风的药物时,应全面权衡药的利与弊,不能片面强调药物的副作用,而忽略了疾病本身对身体的损害。与炎症和高尿酸血症对机体的损伤相比,适量药物的副作用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我们的身体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特别是肝脏和肾脏,药物对肝肾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机体可以进行自我修复。但长期高尿酸血症对肾脏、肝脏、心脏等内脏所产生的持续慢性损伤却是不可逆转的,也是难以修复的。因此,除非患者存在用药禁忌,否则,一般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应考虑药物治疗。

误区三:运动能减肥,也能降低尿酸

以前的老观念总认为,运动促进排尿,可以降低尿酸。但目前的研究发现,这种观念亟待纠正。专家解释说,首先运动后,大汗淋漓使血液浓缩,尿量减少,而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其次,汗液中虽然含有少量的尿酸,但水和钠是汗液中的主要成分,因此出汗越多,尿量越少,血尿酸水平越高;后,运动后体内乳酸增加,而乳酸抑制肾脏尿酸排泄,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点击展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