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展的十一个思考

发布于 2018/10/16 10:49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国医大师、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李佃贵


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药复兴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医几十年,我想谈一下个人对中医发展复兴的几点思考:

中医药复兴任重而道远,中医药人首先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要有“兼容天下”的胸怀;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更要有“融会贯通”的智慧!

1.在科研方面,要坚持以“中医研究”为主,不能以“研究中医”取代“中医研究”。

中医的特点在于它对人体系统信息的分析和调整。“研究中医”和“中医研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医研究”是指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中医的思维来进行中医研究;“研究中医”是用西医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来验证中医,力求将中医科学化、标准化,重点在于借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对中医进行验证。相较而言,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研究”才能使中医有所发展。

我们团队研究的“浊毒理论思维”就是“中医研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依靠西医体系进行构建。

2.在思维方式上,要提倡“科学中医化”,不能以“中医科学化”取代“科学中医化”。

有人说医学就是研究人类健康的科学。在这个定义下,医学首先是科学,需要“医学科学化”,力求客观化、标准化。而医学还是与人类健康关系最密切的学科,科学成果应为医学服务,也就是“科学医学化”。

中医也是如此。除了医学知识,中医里充满了丰富的哲学思维,对多种科学均有普遍的借鉴意义。钱学森曾说过:“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所以说,“科学中医化”应该是当今医学界乃至科技界的一个重要命题。

3.在治疗理念上,要坚持以“辨证论治”为主,不能以“消除病因”取代“辨证论治”。

中医更注重把握人体疾病发展的某一阶段的总体表现,即对“证”的研究。如中医治疗高血压,在把握病人现阶段疾病具体表现的基础上,辨证治疗,或平肝潜阳,或健脾祛痰,使病人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与中医大有不同,西医多是先找到病因,从而去除病因,但有时,无法明显改善病人的相关症状。比如西医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时,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根除幽门螺杆菌,但不少患者胃痛、胃胀等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还有些患者不能耐受杀菌药的副作用而症状加重。

这时,如果在辨病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施治,就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如治疗浊毒证时,加用化浊解毒药,可快速缓解不适症状,并且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

4.在治疗方法上,要以“调动疗法”为主,不能以“对抗疗法”取代“调动疗法”。

人体自身免疫力高低是决定人体患病与否的关键要素,“中医正气调动疗法”恰恰强调的这点。中医认为,在疾病治疗中,首先应增强机体免疫力,即“正气”,抵御和驱除疾病,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对抗性治疗是西医的特征性治疗。当发现人体某项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采用药物干预,使之恢复到正常范围,但有时忽视了人体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5.在治疗策略上,要以“治病人”为主,不能以“治病”取代“治病人”。

“治病人”是指在治疗疾病时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治病”是将治疗重点着眼于病人所患疾病,而忽略了整体性。

我曾诊治过一些肿瘤晚期患者,多从浊毒论治,有些患者能带瘤生存好几年,且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6.在治病切入点问题上,要以“治未病”为主,不能以“治已病”取代“治未病”。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的基本法则、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

而治已病,顾名思义,是在机体已知病理信息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治疗。目前,往往病人感觉到不适症状,即机体发出病理信息了,才进行就医,我们的医疗行为才开始介入。这不仅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不利于疾病治疗,同时也是对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浊毒理论对胃癌前病变的研究以及治疗肠化生、异型增生就是治未病。希望今后能够借助现代医学生理和病理知识、胃镜下和病理的动态观察,来阐明它的发病机制,并探索出防治的最佳中药方剂,并以此充实中医的基础理论。

7.在本源思维上,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不能以“逻辑思维”取代“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利用直观现象和表象解决问题,同时也运用判断、概念、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但概念、判断、推理又寓于形象之中。

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动态地反映客观的认识过程。逻辑思维讲究“绝对”,而形象思维更讲究“平衡”。这是两者本质的区别,也是中西医思维上的本质区别。

西医往往侧重逻辑思维方法,而中医学的发展依赖形象思维。在获取事实方面,西医偏重实验,运用观察以及借助仪器的间接观察;而中医依赖于对病人的直接观察。

医疗实践证明,两种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更好地探索和把握医学规律,推动医学的不断发展。

8.在医学属性认识上,要以“健康医学”为主,不能以“疾病医学”取代“健康医学”。

“健康医学”是以健康为核心,聚焦于是人的健康。“疾病医学”是生物医学,它的核心在于疾病,焦点是看病、找病、治病。

西医学对待疾病时,会努力发展能与之直接对抗或补充的替代性物质手段,以期征服疾病、消灭疾病。

中医学是“健康医学”,以人的生存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让人与瘤长期共存,虽然没有消除疾病,但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当然,无论是抛开疾病谈健康,还是只谈如何治疗疾病,都不是一种完善的医学思维,只有两者结合,才有利于患者,有利于医学发展。

9.在医学本质认识上,要以“生命科学”为主,不能以“物质科学”取代“生命科学”。

物质科学,主要包括物理学和化学,致力于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目前,现代西医对病理的分析,已达到分子水平(如对遗传基因的研究)。所以,西医治病从人体的生理结构入手,来解决疾病过程中人体的功能和代谢异常等问题。

中医注重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但也因此,中西医的结合归根结底应是物质科学思维和生命科学的结合。

10.在疗效评判上,要重视“个性”的作用,不能用共性抹杀个体差异。

不少人认为,只有找到疾病的共性,客观的规律才能揭示生命的秘密,中医则更注重个体差异性,临床也有不可重复性、主观性、随机性。这就要求中医重视调解自愈治疗,重视个性化治疗,重视不同学说和流派,走个性与共性并重之路。

11.在辨证上,要以“宏观辨证”为主,不能以“微观辨证”取代“宏观辨证”。

目前,宏观辨证是中医最常用的辨证论治形式。它建立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着重运用动态、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人和疾病的关系,概括性高,容易把握事物的共性,故在宏观、定性、动态方面的研究有独到之处。

微观辨证是在临床搜集辨证素材,并引进现代科学中的先进技术,在较深的层次上,微观地探索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特点,简而言之,是用微观指标认识与辨别“证”。

从科学观和方法论角度看,兼顾整体与局部、综合与分化、微观与宏观的统一,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正确方向,只有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融合,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证”的本质。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