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缺失的病因都有哪些?

发布于 2018/10/23 14:04 复禾健康

粒细胞缺失的病因都有哪些?粒细胞缺乏症时因血中粒细胞极度减低甚至完全缺失,极易合并严重感染,病情危重死亡率高,需积极抢救。在抗生素问世前死亡率高达9095%,自应用抗生素后,已下降至20%但仍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想要治疗这种疾病,要从此病病因入手。那么,粒细胞缺失的病因有哪那些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粒细胞缺失的病因如下:

(一)周围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

进入血管内的中性粒细胞约有1/2进入边缘池,也就是紧贴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内皮细胞,它们不随血液流动。临床所测得的白细胞计数,只是剩下随血液循环流动的也就是循环池内的白细胞。循环池与边缘池内的粒细胞可相互转换。注射肾上腺素或在应激状态下,粒细胞可由边缘池迅速转人循环池,使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如边缘池内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时,可造成假性粒细胞减少,此时粒细胞的生成和利用均正常,发生感染的机会并不增多。全身感染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获得性假性粒细胞减少反应,随着治疗和感染的控制粒细胞计数可恢复正常。

(二)粒细胞生成障碍

(1)药物:是较常见的病因之一,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是较常见能使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可直接干扰粒细胞的代谢和分裂。而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作为半抗原在敏感者体内经免疫机制产生抗体,使粒细胞生成减少或破坏增多。其他如吩噻嗪类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造成粒细胞减少,与药物剂量相关。另外苯妥英钠等药物可因过敏反应引起白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药物诱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偶尔可无症状。

(2)粒细胞成熟障碍: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均可影响DNA复制,表现为巨幼红细胞贫血同时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成熟障碍还可见于急性白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3)放射线和化学物损伤:放射线和苯及其衍生物等化学物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损伤,导致粒细胞减少。也可影响DNA合成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髓系白血病。

(4)肿瘤转移或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肿瘤转移至骨髓,有效造血容积减少,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疾病都可导致造血功能衰竭。

(5)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因自身抗体或T细胞作用而抑制骨髓中早期细胞或破坏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缺失的病因都有哪些?通过上面的介绍,现在大家都清楚了吧。多了解粒细胞缺失的病因,生活中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对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往往会头晕、乏力、失眠、多梦,有的容易感染,如容易得感冒、肺炎、气管炎等等,有一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也不会发生感染,仅仅在体检时会发现白细胞的减少,所以如果出现有反复感染,且伴有乏力、头晕,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白细胞计数以及分类。

点击展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