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措施 支原体肺炎

发布于 2023/12/22 13:21 复禾健康

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措施

小儿支气管肺炎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由于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差,在着凉或者是感冒之后很容易合并细菌感染,从而导致支气管肺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甚至还有发热,支气管炎的护理主要是对症护理,比如孩子发烧之后,使用了退烧药,衣服湿了需要及时更换,避免引起着凉加重支气管肺炎,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尽量以容易消化的为主,不要吃太油腻的​我们一般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主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室内空气要流畅,温度要保持在18~20℃之间为适宜,湿度在60%左右为宜。小儿患支气管炎,营养物质消耗比较大,加之发热以及细菌毒素影响胃肠道的功能,消化吸收不良,婴儿患儿体内的营养缺乏,是容易忽视的。

骨性关节炎吃什么饮食

骨关节炎的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含钙量比较丰富的食物,例如可以进食一些奶类、蛋类、豆制品、海带、虾皮、坚果等食物,同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这一类的食物主要是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日常生活中饮食方面可以多选择含钙质或者是含有维生素多的食物,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或者是选择含有硫的食物,含有组氨酸的食物都可以。骨关节患者可以食用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例如小米,玉米。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

​以达到孩子瘦的小儿支气管炎的危害是很严重的,而想要对这个疾病针对性的做好防护工作就需要家长们仔细的了解和学习,以达到能通过小儿支气管炎的体征及时发现疾病并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引起小儿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以及细菌感染。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

支原体肺炎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听到过支原体,那么,支原体是什么呢?它是最小的原核细胞。它是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原核微生物。但是有的人却患上了支原体肺炎,那么,如果患上支原体肺炎有哪些症状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表现

1、潜伏期2~3周,起病缓慢,约1/3病例无症状。以支管-支气管炎、肺炎、耳鼓膜炎等的形式出现,而以肺炎最重。发病初有乏力、头痛、咽痛、发冷、发热、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头痛显著。

2、发热高低不一,可高达39℃。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粘痰或粘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发热可持续2~3周。热度恢复正常后尚可遗有咳嗽,伴胸骨下疼痛,但无胸痛。

3、体检示轻度鼻塞、流涕,咽中度充血。耳鼓膜常有充血,约15%有鼓膜炎。颈淋巴结可肿大。少数病例有斑丘疹、红斑或唇疱疹。胸部一般无明显异常体征,约半数可闻干性或湿性罗音,约10%~15%病例发生少量胸腔积液。

4、病情一般较轻,有时可重,但很少死亡。发热3天至2周,咳嗽可延长至6周左右。有10%复发,肺炎见于同一叶或同一叶,少数病人红细胞冷凝集滴度效价在1∶500以上。/可有相当的血管内溶血,溶血往往见于退热时,或发生于受凉时。

5、极少数病例可伴发中枢神经症状,例如脑膜炎、脑膜脑炎、多发生神经根炎,甚至精神失常等。

经过以上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支原体肺炎的症状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呢?虽然对于支原体肺炎还是有一定的治疗方法的,但是患病还是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和困扰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清洁,要经常的开窗通风。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措施

小儿支气管炎,护理措施有很多首先经常的让孩子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多喝白开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要每天测量2次体温,观察体温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发热,要及时进一步的治疗,也要观察孩子的尿量和排便情况,如果有咳嗽,咳痰,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病情持续得不到缓解就要及时就医。

怎么预防支原体肺炎

患者要注意锻炼身体,有计划的去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居住的环境要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减少细菌感染的概率。预防感染的主要途径为避免去人群拥挤、通风不畅的地方,也可以戴口罩,避免与外界病菌接触,进行感染隔离。支原体肺炎是通过唾液、痰液等进行传播,传染源多是支原体肺炎患者,是由直接接触性感染。同时也要注意卫生、清洁,饭前、便后或外出回来要用洗手液进行消毒、清洁。

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是什么意思

根据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支原体感染其实验室检查确诊,应需要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或者是单份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我们可以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的症状:对临床上出现咳嗽、咽痛,尤其是刺激干咳时间过长,胸片及ct影像学表现为间质性改变的患者,我们要排除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可作为急性感染的指标,尤其是儿科患者。在成人IgM抗体阳性是急性感染的指标,但阴性是不能排除支原体感染,因为再次感染IgM抗体可能缺如。

点击展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