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的用药与食疗
发布于 2018/11/14 13:53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18/11/14 13:53 复禾健康
脓疱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本病具有接触传染性和自体接种感染的特性,多在高温、湿度大的夏秋季节发病,易在儿童中流行;其中新生儿脓疱疮,是由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71型‖类所引起,见于出生后4~10日的新生儿,其传染性强,易在婴儿室内流行。脓疱疮的皮损发生于面部及四肢等暴露部位,初发时为红色斑疹,后变为绿豆大小的水疱或脓疱,并迅速增大,常群集存在,周围有明显的红晕,有时可见疱内有混浊脓液沉积于疱底呈半月形,疱壁薄而易破溃,破溃后露岀糜烂面,干燥后结成蜜黄色厚痂,自觉疼痛。一般经过4~7日,痂皮脱落而愈合,但可因搔抓而不断将病菌自体接种到其他部位的皮肤上,从而发生新的皮疹,使病程迁延数周,甚至数月不等。对于病情轻者可仅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或体热;而病情重者,可有高热,伴有淋巴管炎,甚至可引起败血症等。
脓疱疮属中医学“黄水疱、滴脓疱、浸淫疱”等范畴。中医学病理病机为,脾湿內蕴、腠理失固热毒外袭肌表而发病。临床上根据其表现的不同,可辨证分为暑热湿蕴、脾虚湿盛等型辨证施治之。
脓疱疮的辨证施治方
根据脓疱疮的临床表现不同,中医可分为以下两型辨证施治之。
1、暑热湿蕴型:可见皮损密集、色黄,周围有红晕,痛痒相兼,脓疱破溃后糜烂面鲜红,邻近淋巴结可肿大,或伴有发热、口干、尿黄、便秘等,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等。
宜采用清暑利湿,解毒消肿等治则。
2、脾虛湿盛型:可见皮损稀疏,色淡白或淡黄,周围红晕不显,脓疱溃破后糜烂面淡红不鲜,或伴有面色无华、纳差、大便溏薄等,舌质淡,苔薄或微腻,脉濡细等。
宜采用健脾渗湿等治则。
治疗脓疱疮的秘验方
1、滑石(包)30克,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黄芪、生地黄、泽泻各10克,生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等作用。适用于湿热蕴结性脓疱疮。
2、白茅根、生石膏(打碎先煎)、白鲜皮、大青叶、白花蛇舌草各30克,七叶一枝花、生地黄炭、天花粉、车前子(包)、冬瓜皮各15克,莲子心、生栀子、黄连各10克,羚羊角粉(冲服)0.6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具有清热除湿、凉血解毒等作用。适用于湿热化毒性脓疱疮
3、赤苓皮、生地黄各15克,生白术、生栀子、黄芪、泽泻、茵陈、枳壳、竹叶各10克,灯心草、莲子心、黄连各3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具有泻心涼血、清脾除湿等作用。适用于心火炽盛和脾湿内蕴型脓疱疮。
4、生薏苡仁、马齿苋各30克,生芡实、萆蘚、茵陈、金银花、连翘、茯苓、冬瓜皮、车前草、泽泻各15克,生白术、生枳壳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具有健脾益气、除湿解毒等作用。适用于脾虚湿盛兼感毒邪性脓疱疮。
5、南沙参、北沙参、玄参、石斛、干地黄、金银花、蒲公英、牡丹皮各15克,黄芪、麦冬、黄连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具有益气养阴、清解余热等作用。适用于气阴两虛、热毒伤津性脓疱疮。
6、黑玄参、佛手参各30克,生黄芪、干地黄、南沙参、北沙参、丹参、金银花、蒲公英、玉竹各15克,天冬、麦冬各7克,石斛6克,西洋参3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具有益气养阴、清解余毒等作用。适用于气阴两伤性脓疱疮。
7、生地黄12克,赤苓皮、生白术、芡实、萆蘚、薏苡仁、枳壳各10克,栀子、黄柏、绿豆衣、生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具有健脾除湿、佐以清热等作用。适用于脾虚湿热型脓疱疮。
8、白茅根30克,生地黄炭、金银花炭、莲子心、生栀子、花粉、紫花地丁、甘草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等作用。适用于热毒炽盛型脓疱疮。
9、龙胆草、栀子、车前草各15克,黄芪、泽泻各12克,生地黄、木通、柴胡、甘草各10克,当归6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具有清热利湿、清肝解毒等作用。适用于肝胆湿热性脓。
上一篇 : 脓疱疮的饮食宜忌
下一篇 : 中医辨证如何有效治疗手足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