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体检应纳入常规

发布于 2018/11/20 10:19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刘华清

临床心理科减压中心心理治疗师刘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羸弱,且在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上完全健康。随着民众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身体体检作为一项重要的预防保健措施,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作为保障心理健康的心理体检却鲜为人知。

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的一组数据显示,在全国26个省市的110.3万城镇居民中,73.6%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16.1%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心理完全健康的仅为10.3%。可见我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也正因为如此,心理体检被一些专家呼吁加入常规体检中。

心理体检是对心理检查或心理测评的形象说法。它和身体检查一样平常,目的是测试、分析、评估个人心理健康状况。测试者一般需要完成一些心理测评问卷,专业人士根据得分进行分析。

目前心理体检人群覆盖面还比较小,人们对心理体检了解不多,接受度不够,比如一些人担心个人心理健康隐私被泄露,不愿意参加单位组织的员工心理体检,甚至有人以为心理体检就是筛查“精神病”。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刘华清告诉记者,大家应该用平常心对待心理体检,它是一种心理保健行为,是促进个人心理健康的手段。如果担心隐私泄露,可个人自行去做心理体检。

做心理体检很有必要性。现在很多人对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出了问题一味压抑,心理体检可以为个人心理问题提供预警机制,及时干预,避免演变成心理疾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另外,定期心理体检可以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很多人去医院看病,表面上是躯体不适,其实是心理问题。通过体检,把“心病”从根上找出来,这样“身病”也会减少。而且心理体检有利于提高国民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因此应该把心理体检纳入到常规体检中,从小普及,一生重视心理健康。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减压中心心理治疗师刘洋给记者介绍了做心理体检的大致流程:体检者先挂号,然后心理医生会根据体检者的需求安排心理测评,体检者可选择在移动电子终端答题,遇到问题工作人员会给予指导。最终体检结果,出于保密原则,只能心理医生和本人查看。体检中发现问题的体检者,心理医生会进行一对一问诊。目前心理体检中,比较常用的心理测量表有以下几种:

1.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这项测验俗称“心理CT”,内容包括感知觉、思维情绪、性心理、意志、睡眠、心理发育、心理防御机制、心身疾病和心理疾病等。普通人和心理障碍者都可以使用,可对体检者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进行较全面的测量,还能帮助发现心理异常和疾病。

2.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职人群多选择这一量表,可从不同侧面反映各种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共有90个项目,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3.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这两个测量表主要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或抑郁症状的成年人,能够较好地反映体检者的主观感受,用于初步筛查焦虑抑郁状况。

是否可以自己在网上找量表做呢?刘洋认为,从医学严谨的角度来说,作答结果还要通过标准化矫正,个人在网上自行测试可能不够客观准确。所以做心理体检还是建议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完成。

除了有意识地去做心理体检,刘洋告诉记者,日常生活中大家还可通过定期运动、合理饮食、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来防范心理问题。一旦出现连续两周提不起精神、睡眠不佳、胃口差、与人冲突多或出现心慌多汗等躯体不适,就需要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