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症状有哪些症状

发布于 2025/02/18 17:15

艾滋病是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早期症状常被忽视,晚期则表现为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后的各种复杂表现。症状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感染期、临床潜伏期和艾滋病期。

1、急性感染期。在感染HIV后2至4周内,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急性症状,称为急性HIV感染期。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皮疹、肌肉酸痛、头痛、口腔溃疡等。这些症状与感冒相似,通常持续1至2周后自行缓解。由于症状轻微且易于忽视,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已被感染。

2、临床潜伏期。急性感染期后,患者进入临床潜伏期,通常持续8至10年。此阶段病毒仍在体内复制,但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崩溃,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疲劳、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尽管无明显症状,病毒仍在持续破坏免疫系统,需通过定期检测及时发现病情。

3、艾滋病期。当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微升时,患者进入艾滋病期,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性发热、体重明显下降、慢性腹泻、皮肤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鹅口疮、肺炎、结核病、卡波西肉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

治疗艾滋病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常用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齐多夫定、依非韦伦等,需要长期规律服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感染和定期体检也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尽早进行HIV检测。确诊后积极配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科学治疗和健康管理,艾滋病患者可以长期生存并减少传播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