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需要一站式服务

发布于 2018/12/29 10:01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教授范利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到204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达到7400多万人。人均寿命虽然延长,但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功能在下降,心脑血管发病率居高不下,失能、失智老人在增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作为一名老年医学工作者,我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

成功老化不等于没病

我1953年出生,16岁入伍,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曾在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心脏中心任高级访问学者。在老年医疗保健工作上,我从一名普通军队卫生员到老年心血管专家、教授,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将军。到明年,我从医就整50年了,我深爱老年医学这份事业。

老年医学研究什么?它研究的是人类衰老的机制、老化规律、老年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以及与老年人身心健康有关的社会学等问题,是一门新兴、综合性的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

1996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发布了我国健康老年人的标准,包括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无神经系统疾病,无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无慢性肺部功能不全,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还要有一定的视听能力、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情绪稳定,能恰当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及具有社交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更多使用“成功老化”的概念。成功老化不一定没有疾病,而是保持生理功能、认知功能正常,无抑郁,具有良好社会支持,可以积极享受生活。所以说,老年保健医学的观念需要转变,服务对象应由传统的“病人”扩展到所有老年人;服务内容也不应局限于“治病”,而要扩展到身心并护,积极维护“功能”的全人管理;应该给老年人提供全程连续的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

我国老年医学地位亟待提高

老年病管理与成年人疾病管理有所不同。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器官疾病,合并多种并发症,疾病表现不典型。而且目前不少疾病指南的研究证据大多来源于成年人,缺少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此外,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病大多难以彻底治愈,致残率较高,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现如今,我国老年医学还没有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地位亟待提高。目前我国县级以上老年病医院仅有一百余家,三级老年病医院数量更少,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社会需求。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专科越分越细、越减越多,由于没有明确收治标准,老年医学科室被挤压,逐渐萎缩。现存的老年病科也多面临亏损,医护人员多是从干部病房或其他专业转行来的。受到职称晋升等体制影响,很多医护对老年医学科望而却步。目前我国社区医生中接受过老年医学初级培训的仅有2万余人,社会需求缺口巨大。

老人需要共病多学科门诊

老年病有个突出特点:“老年共病”发生率高,即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最常见的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共病率高达80%,85%的住院老年患者患三种以上疾病。因此,依据老年医学专业的特点要求,应在老年病科室或病区进行综合评估诊断、多学科治疗、全程化连续照护,而不是多个专科单病诊治的叠加。

在临床上,最常见也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一个患有多种疾病的老人每天要服很多种药,甚至还有保健品,十几种一起吃,药物间相互影响,带来很多副作用和并发症。还有,许多来医院的老年患者通常症状很多,头昏乏力,消化不良,心慌气短,血糖、血压高,要挂好几个专科,心脏科、内分泌科、脑血管科、消化科挨个来。每个科都针对其中一些症状开药、做检查,所以老年人奔波一上午,检查一大堆,最后拿了好几张药方,很多药还有重叠,无所适从。

其实,这些共病老人需要的是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多学科联合门诊。做一个慢病综合评估,开一张综合治疗处方,不但节省了时间,简化了流程,对老人的折腾也少了,治疗效果能达到最佳。为此,我院专门开设了老年共病多学科门诊,强调为老年人慢病管理提供人性化医疗服务,药物不要多,流程不要繁琐,医疗不要过度,随访管理极为重要。但不是所有医院都能做到这些。

抢救成功也是医学的失败

我是一名心血管病医生,常看到许多急诊重症老年患者由于缺乏基本医学常识,生活方式不当或用药不妥,导致小病拖成大病,慢病引发了急症。这说明早期健康教育起步晚,对老年人疾病、慢病的管理、控制与干预刻不容缓。

每当看到急救心梗病人,我就感到非常痛心。即使救回来了,也不是医学的成功,而是失败。这些患者发病前一点防范意识和医学常识都没有,一发病就很严重,能救活的也算侥幸。所以,健康宣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我们不能等人掉河里才去救,而要教他怎样才能不掉河里。

我国大部分医生都忙于救急症、疑难病症,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院却门庭冷落,这是不正常的。现在来大医院挂号的,50%的患者都是慢病复查、药方调整和咨询等。病人挂了号,医生就得看,而真正需要来大医院救治的病人,却挤不进来。如果把分级诊疗做好了,把慢病患者该调整的药方和要做的检查在县一级医院做到了,就不用再来大医院了。大医院就全身心地看急症、解决疑难重症;县级医院把重点放在健康防护、健康管理和健康宣教上,做到小病不出门、不出县。

总之,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长对老年保健医学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我国老年保健医学体系还十分薄弱,观念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因此,作为老年医学工作者,应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在积极开展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的同时,重视对老年生理、认知功能的维持和心理康复治疗,最大限度地帮助老年人实现成功老化。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