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怎么样?

发布于 2019/01/07 10:54 复禾健康

临床上,很多血小板减少患者出现病情反复久治不愈的现象,尤其是慢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患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血小板数值时升时降,或者是出现吃药就升,停药就降的现象。不少患者也因此而将希望寄托于中医中药的治疗,且不少患者也取得了明显效果,让大家看到,只要方法得当,其实血小板减少也并非那么难治!

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就这样做

首先,从病机着手

中医认为,患者血小板减少病症主要分为血热、气虚、阴虚三种,大多数专家把血小板低疾病看作是本虚标实之证;其血小板低疾病的主要病机为热、虚、瘀三种,而且血小板低疾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此时就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确定准确疗法为患者治疗。

其次,辨证治疗

中医多是辨证论治,而治疗血小板低疾病主要就是要根据病情进行。由于脾主统血,脾气亏损就会导致血不循经而外溢,而肾藏精主骨生髓而精能化血,若是肾虚就会导致精血无以化生,因此血小板减少;此时肝藏血、主疏泄就会导致肝郁化火,若是迫血妄行就会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从而导致气机不畅,此时气滞血瘀就会有紫斑;若是肝虚就会导致藏血失职也会导致出血;另外肝病会损害脾,此时根据这些情况的出现就可以为患者进行准确治疗。

再者,循因而治

由于血小板低疾病主要是以虚为本、火伤血络、络伤血瘀是目标,能够准确解决血小板低问题绝对需要从病位看,当患者的病情主要在肝、脾、肾三脏。若是虚者脾肾两虚,就会导致人们的血液化生不足和失于统摄或肝肾阴虚、阴虚内热,迫血妄行的患者,此时瘀由火热伤络、络伤血瘀或气虚血瘀、瘀伤血络情况进行治疗。

总结:在临床上,虽然血小板减少并非造血系统恶性病,但其病机与患者自身免疫机能失衡紊乱密切相关,病情更是千变万化,因此,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更有利于医者对病人病情的把握,对病情的缓解康复更有利!

点击展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