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是怎么回事?病因有哪些?
发布于 2019/01/09 10:36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19/01/09 10:36 复禾健康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的越多的疾病找上我们。其中,我们不乏看到很多人患上溶血性贫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溶血性贫血是怎么回事,以为只是简单的贫血,吃点补血的食物和药物就好了。其实不然,溶血性贫血不同于简单的贫血,在症状和治疗上都有差异,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正确认识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临床表现为贫血、黄疸、脾大等。溶血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内溶血是红细胞破坏进行性贫血;血管外溶血主要是脾功能亢进而对正常红细胞的过度破坏。
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有:
1、诱发因素:如过劳、寒冷刺激及服蚕豆等。
2、药物接触史:药物可诱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氧化性药物可使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及G6PD缺乏症发生溶血。
3、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发病史:如淋巴瘤可伴有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急性溶血: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燥、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游离血红蛋白在血浆内浓度越过130mg%时,即由尿液排出,出现血红蛋白尿,尿色如浓红茶或酱油样,12小时后可出现黄疸,溶血产物损害肾小管细胞,引起坏死和血红蛋白沉积于肾小管,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贫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神志淡漠或昏迷,休克和心功能不全。二、慢性溶血:起病较缓慢。除乏力、苍白、气促、头晕等一般性贫血常见的症状、体征外,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脾、肝肿大多见,胆结石为较多见的并发症,可发生阻塞性黄疸。下肢踝部皮肤产生溃疡,不易愈合,常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患者。
相信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已经对溶血性贫血的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小编提醒大家,如果发现自己活着家人患上了溶血性贫血,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科学治疗,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耽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严重的还有可能危及生命,患者一定要重视起来。
上一篇 : 过敏性紫癜严重吗?能治好吗?
下一篇 : 慢性再障能活多久,怎么能治好慢性再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