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四种常见类型。
1、脑梗死: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0%。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常见症状包括突发偏瘫、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主要危险因素,急性期需在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2、脑出血:
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约占脑血管疾病20%。常见于长期高血压患者,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出血量较大时需要手术清除血肿,预后与出血部位和量密切相关。
3、短暂性脑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症状持续不超过24小时。表现为短暂性单侧肢体无力、言语障碍或眩晕,虽可自行缓解但需积极干预,约1/3患者会在短期内发展为脑梗死。
4、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典型表现为突发炸裂样头痛伴颈项强直。这种出血类型死亡率高达40%,幸存者中约1/3会遗留神经功能障碍,需紧急进行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
预防脑血管疾病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建议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饮食应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减少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品。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出现突发头痛、肢体麻木等预警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