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流脓、听力下降、耳痛、耳鸣及耳闷胀感。症状可能由鼓膜穿孔、中耳结构破坏、细菌感染、胆脂瘤形成或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听力丧失或颅内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1、耳流脓
持续性或间歇性耳道流脓是典型症状,脓液可能呈黏液性、脓性或血性。急性发作时脓量增多,可能伴有臭味。脓液长期刺激外耳道皮肤可导致瘙痒或湿疹。需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自行掏耳加重感染。
2、听力下降
传导性听力减退常见于鼓膜穿孔或听骨链破坏,早期多为轻度,随病情进展可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混合性耳聋。听力测试可明确损伤程度,长期中耳炎可能造成不可逆听力损失,需尽早干预。
3、耳痛
急性感染期可出现搏动性耳痛,慢性期多为钝痛或压迫感。疼痛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夜间加重可能影响睡眠。合并胆脂瘤时可能引发剧烈疼痛,提示骨质破坏,需影像学检查评估。
4、耳鸣
中耳炎症刺激或内耳功能受损可能导致低频或高频耳鸣,表现为嗡嗡声或蝉鸣音。耳鸣程度与炎症活动相关,急性期加重,缓解期减轻。持续性耳鸣需排除感音神经性耳聋可能。
5、耳闷胀感
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压力失衡,产生耳内堵塞感或进水感。可能伴随自听增强现象,即听到自己呼吸声或说话声回声。捏鼻鼓气可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反复操作可能加重感染。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避免游泳、乘飞机等气压变化活动,防止污水入耳。饮食需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促进黏膜修复。日常可用无菌棉签轻柔清理外耳道分泌物,切勿使用尖锐物品。若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面瘫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颅内并发症,须立即急诊处理。规范治疗需结合耳内镜检查、听力评估及影像学结果,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滴耳液、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