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扩张是指胆管因各种原因出现管腔异常增宽,可分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和获得性胆管扩张两类。胆管扩张的症状主要有腹痛、黄疸、腹部包块,危害包括胆管炎、胰腺炎、肝硬化等。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1、腹痛
胆管扩张患者常出现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续性胀痛,疼痛可能向肩背部放射。腹痛多因胆汁排泄不畅导致胆管内压力增高,或合并胆道感染引起。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可出现间歇性腹痛,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腹痛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颠茄片等解痉药物,合并感染时需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治疗。
2、黄疸
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胆管扩张导致胆汁淤积时,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黄疸。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黄疸,获得性胆管扩张多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黄疸。黄疸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药物,必要时需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缓解症状。
3、腹部包块
部分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可在右上腹触及囊性包块,包块大小可随胆汁淤积程度变化。获得性胆管扩张较少出现明显包块,但胆总管下端梗阻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腹部包块可能伴有压痛,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发热。发现腹部包块应避免按压,及时就医完善超声、CT等检查明确诊断。
4、胆管炎
胆管扩张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胆管炎,表现为寒战高热、腹痛加重、黄疸加深。严重时可发展为化脓性胆管炎,导致感染性休克。胆管炎急性发作时需禁食,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必要时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解除梗阻。
5、胰腺炎
胆总管下端扩张可能影响胰管通畅,导致胆汁反流入胰管引发胰腺炎。表现为剧烈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血尿淀粉酶升高,腹部CT可见胰腺水肿。急性胰腺炎需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注射用乌司他丁等药物抑制胰酶分泌,严重时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胆管扩张患者日常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应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获得性胆管扩张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出现发热、腹痛加重、黄疸加深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影像学检查,保持切口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