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新方法实现?食管腺样囊性癌诊断
发布于 2019/05/09 17:18
发布于 2019/05/09 17:18
食管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临床上容易被误诊。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出一种新技术方法,将传统组织学形态与新型免疫标志物相结合,实现了对食管腺样囊性癌的精准诊断,对临床确诊及正确设计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医学学术期刊《国际临床与实验医学》发表了该研究结果。对于一些患有食管腺样囊性癌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食管腺样囊性癌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实际上根据病源可分为多种类型,食管的表层粘膜上皮细胞、粘膜下层的疏松结缔组织细胞、腺细胞等都有可能发展出肿瘤。各种食管癌的治疗方案和恢复后情况都有所不同,需要在前期做出精确诊断。食管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以前临床上主要根据形态学进行观察,很容易误诊为其它类型的食管癌。
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收治了一名不能明确病理分型的转诊患者,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首先通过染色法观察到病人的病变组织位于粘膜下层,呈管状、筛状、实型三种典型结构,再通过分子标记法,使用腺上皮标志物、肌上皮标志物对病变组织进行标记。免疫组化分析显示,随着病情加剧,其病变组织形态由管状、筛状向实型发展,上皮标志物也随之变化,表现出特征性改变,预示着肿瘤细胞发展伴随特殊的内在分子转变。这种特异性可以为腺样囊性癌的精确诊断提供分子标识。
上一篇 : 愉快的心情是吃出来的?饮食均衡有利于缓解抑郁
下一篇 : 白血病的治疗优化方案?助患儿更快远离生命终点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