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后,腿部应尽量保持伸直状态,避免过度弯曲。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软骨结构,损伤后过度弯曲可能加重撕裂或卡压,而伸直位有助于减轻关节内压力,促进损伤修复。
半月板损伤急性期需严格制动,膝关节保持伸直位可减少半月板与股骨、胫骨的摩擦,避免二次损伤。此时可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配合冰敷缓解肿胀疼痛。慢性期或轻度损伤者在医生指导下可进行适度屈伸活动,但需避免深蹲、跪姿等大幅度弯曲动作,防止半月板边缘承受过大剪切力。康复训练应遵循无痛原则,逐步增加活动范围。
若损伤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或部分切除手术。术后仍需阶段性限制屈曲角度,通常术后1-2周内屈膝不超过30度,4周后逐渐恢复90度活动。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均需避免膝关节长时间处于弯曲状态,睡眠时可在膝下垫软枕保持轻度伸直。
日常应避免爬楼梯、登山等增加膝关节负荷的活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压力。康复期间可进行直腿抬高、踝泵等肌肉等长收缩训练,维持下肢肌力。若出现关节交锁、突然卡顿或持续疼痛加重,应及时复查磁共振明确半月板是否发生移位。饮食上可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骨汤、银耳,有助于软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