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介入治疗通常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或肝功能较差的患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等方法,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并延长生存期。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通过阻断肿瘤血供并局部灌注化疗药物,使肿瘤缺血坏死。该方法对富血供的肝癌效果显著,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腹痛等短暂反应,但多数可自行缓解。射频消融术利用高温直接灭活肿瘤组织,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病灶,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需监测肝功能及出血风险。两种技术均需严格评估肿瘤位置、大小及患者肝功能,由专业团队操作可最大限度降低胆瘘、感染等并发症概率。
极少数情况下,介入治疗可能因血管变异或肿瘤位置特殊导致操作困难,需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合并严重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或门静脉主干癌栓的患者风险较高,需个体化评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一过性损伤或栓塞后综合征,需对症支持治疗。
术后需定期复查增强影像学评估疗效,配合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效果。饮食上选择高蛋白、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酒精及肝毒性药物。若出现持续高热、黄疸或腹水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