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输入库存血通常会导致碱中毒,少数情况下可能引起酸中毒。
库存血在保存过程中会添加抗凝剂枸橼酸钠,枸橼酸钠在体内代谢后生成碳酸氢钠,导致血液中碱性物质增多,从而引发代谢性碱中毒。输入库存血后,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升高,酸碱平衡被打破,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浅慢、手足抽搐等症状。这种情况较为常见,尤其是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库存血时更为明显。
库存血保存时间过长时,红细胞会发生破裂,释放出大量钾离子和酸性物质,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库存血中的乳酸含量会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大量输入后可能加重体内酸性物质堆积。这种情况相对少见,通常发生在库存血保存时间超过一定期限或患者本身存在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时。
无论是碱中毒还是酸中毒,都可能对机体造成严重影响。建议在输血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及时发现酸碱平衡紊乱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新鲜血液或采取其他替代治疗方案,以减少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风险。同时要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