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与肿瘤的主要区别在于组织性质、生长方式和潜在危害。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的良性增生性病变,通常呈半透明水肿样;肿瘤则可能是良性或恶性的异常组织增殖,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风险。
鼻息肉多由慢性炎症或过敏反应刺激黏膜导致,常见症状为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流清涕,息肉表面光滑且生长缓慢,一般不破坏周围骨质。肿瘤可能表现为单侧鼻腔肿块,伴随血性分泌物、面部麻木或疼痛,恶性肿瘤可能侵蚀骨质并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影像学检查中,鼻息肉通常呈现为黏膜增厚伴液性密度,边界清晰;肿瘤可能显示为软组织肿块伴骨质破坏,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组织病理学是最终鉴别依据,鼻息肉镜下可见水肿的基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增生的腺体;良性肿瘤如内翻性乳头状瘤可见上皮增生呈指状突起,恶性肿瘤如鳞状细胞癌则显示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治疗上鼻息肉以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瘤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联合放疗或化疗(如顺铂注射液)。
日常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鼻腔清洁湿润,术后定期复查鼻内镜。出现单侧鼻塞伴血涕、面部肿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通过鼻内镜、CT或活检明确诊断,避免将恶性肿瘤误判为普通息肉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