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肾不好可能出现排尿异常、水肿、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面色苍白、反复感染等6个表现。婴儿肾功能异常可能与先天性肾发育异常、泌尿系统感染、遗传性肾病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检查明确病因。
1、排尿异常
婴儿排尿次数明显减少或尿量骤减,可能出现尿色加深、泡沫尿或血尿。先天性肾积水或肾病综合征可能导致尿液浓缩功能下降,表现为多尿伴口渴。家长需记录每日尿量,发现异常应及时留取尿液样本送检。
2、水肿
眼睑及下肢出现凹陷性水肿是典型表现,严重时可见腹水或阴囊水肿。肾病综合征会引起低蛋白血症导致体液渗漏,急性肾炎则因水钠潴留引发水肿。家长需每日测量婴儿体重,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肿。
3、食欲减退
肾功能减退导致代谢废物蓄积,引发恶心呕吐、拒食等症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儿常伴代谢性酸中毒,出现喂养困难。家长应少量多次喂养,优先选择低磷低钾配方奶粉,必要时需鼻饲营养支持。
4、生长发育迟缓
肾性骨营养不良会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头围发育滞后。肾小管酸中毒可造成佝偻病样改变,表现为方颅、肋骨串珠。家长需定期监测生长曲线,配合医生进行钙磷代谢调节和营养干预。
5、面色苍白
肾性贫血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甲床色淡,活动后气促。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是主要原因,可能伴随铁代谢异常。家长需观察婴儿精神状态,避免剧烈哭闹加重缺氧,遵医嘱补充造血原料。
6、反复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易引发呼吸道、泌尿道反复感染,可伴持续低热。肾病患儿因免疫球蛋白丢失更易感染,需警惕败血症风险。家长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传染源,接种疫苗需咨询肾病专科医生。
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儿科或肾内科,完善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日常需严格控制水分及蛋白质摄入量,记录每日出入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母乳喂养母亲应低盐饮食,人工喂养需选择特殊医学配方奶粉。定期监测血压、电解质及生长发育指标,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