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哪些 骨折的固位方法详述

发布于 2025/07/15 08:20

骨折的固定方法主要有石膏固定、夹板固定、外固定支架、内固定手术、牵引固定等。骨折的固位需根据骨折类型、部位及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式,以促进骨骼正确愈合。

1、石膏固定

石膏固定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术后保护性固定。通过石膏绷带包裹患肢,提供刚性支撑限制关节活动,避免骨折端移位。常见用于四肢闭合性骨折,如桡骨远端骨折。石膏需定期更换以避免皮肤压迫,固定期间需观察末梢血运及感觉变化。

2、夹板固定

夹板固定多用于急诊临时固定或儿童骨折。采用可塑形金属夹板或高分子材料夹板,通过绷带缠绕临时稳定骨折端。适用于锁骨骨折、指骨骨折等,便于转运和影像学复查。但固定强度较低,需尽快转为其他固定方式。

3、外固定支架

外固定支架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严重粉碎性骨折。通过经皮植入钢针连接体外支架,实现三维力学稳定。可早期进行创面护理和关节活动,常用于胫骨骨折、骨盆骨折。需定期消毒针道预防感染,后期可能需更换为内固定。

4、内固定手术

内固定手术通过植入钢板、螺钉或髓内钉直接固定骨折端。适用于关节内骨折、长骨不稳定骨折等,如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但存在手术创伤和金属异物反应风险,需严格遵循负重时间。

5、牵引固定

牵引固定通过持续牵拉力维持骨折对位,分为骨牵引和皮牵引。适用于股骨干骨折、颈椎骨折脱位等,可缓解肌肉痉挛造成的短缩畸形。需定期调整牵引重量,长期牵引可能引关节僵硬,通常作为术前过渡或保守治疗手段。

骨折固定期间应保持患肢抬高减轻肿胀,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营养方面需补充钙质、维生素D及优质蛋白,如牛奶、鱼类及豆制品。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固定失效。如出现固定物松动、皮肤溃烂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