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发布于 2025/07/16 12:03
发布于 2025/07/16 12:03
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通常由胃酸侵蚀溃疡基底血管、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幽门螺杆菌感染、应激性黏膜损伤及血管畸形破裂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包括呕血、黑便、贫血甚至休克,需紧急内镜止血或手术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长期未愈时,胃酸持续腐蚀溃疡基底,可能穿透黏膜肌层损伤血管。胃十二指肠动脉分支最易受累,破裂后出血量大且迅猛。典型症状为突发呕鲜血伴心悸,胃镜下可见溃疡面裸露血管。需立即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并行内镜钛夹止血。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黏膜屏障。这类药物同时干扰血小板聚集,使微小溃疡出血难以自止。患者常见柏油样黑便伴血红蛋白下降,建议停用致溃疡药物并换用塞来昔布胶囊等COX-2抑制剂。
该菌分泌的尿素酶和细胞毒素会破坏黏膜防御机制,使溃疡深达肌层。感染未根治时溃疡反复发作,易侵蚀血管壁。典型表现为周期性上腹痛后突发出血,碳13呼气试验可确诊。需采用枸橼酸铋钾颗粒+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三联疗法根除。
严重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机体应激反应导致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胃酸反向弥散形成多发性溃疡,常见于重症监护患者。出血常为弥漫性渗血,胃镜下见黏膜广泛糜烂。预防性使用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可降低发生率。
十二指肠球部血管畸形如Dieulafoy病变,表现为黏膜下动脉异常扩张。表面覆盖的正常黏膜破损后,高压动脉血直接喷涌。出血呈间歇性喷射状,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或动脉栓塞是有效治疗手段。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应绝对禁食24-48小时,出血停止后逐步过渡到低温流质饮食,避免粗糙、辛辣及酸性食物。恢复期需规范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剂8-12周,定期复查胃镜。有黑便、头晕等出血征兆时需立即平卧并急诊就医,避免剧烈运动或搬运重物导致再出血。
上一篇 : 尿道结石是不能吃韭菜
下一篇 : 急性腹痛需要做哪些检查?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