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控糖,到底该如何科学控糖?

发布于 2019/12/12 11:22 复禾健康

当我们认真回忆食物带给我们的美好的时候,往往最先出现在脑海里的,总是甜丝丝的感觉。

酷暑难耐中,来份冰淇淋;饥寒交迫中,来杯热巧克力;半夜饿了,轻芝士蛋糕看起来正适合;渴了,碳酸饮料就在手边放着。

很多人不知道,人类对于甜食的喜爱,其实是天生就有的。每当我们摄入甜食的时候,我们大脑中的奖赏回路就会被激活,多巴胺大量分泌,给我们带来愉悦感。因为愉悦感,我们才会对各种甜食欲罢不能⁽1⁾⁽2⁾。

再深入一点说,这种本能其实刻在我们的基因里。对于远古的人类来说,甜食代表很高的能量,是我们的祖先求之不得的。只有对甜食会产生愉悦感的人,才会主动去搜寻甜食,这样就更有可能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存活。所以,是自然选择本身塑造了我们对甜食的偏好。

甜味刺激会激发大脑的奖赏回路,令人引发愉悦感,对甜食有所渴望。如今的生活条件与远古时候相比,已是天壤之别,人类对甜食的追求却未停歇。随着对健康的重视,人们开始关注“糖摄入”的问题。的确,如果吃太多糖(这里专指游离糖),有可能会引起肥胖,以及其他的健康问题。

因此,有很多人觉得“糖不好,需要抵制”,于是开始了“戒糖”的生活,完全不摄入任何游离糖。但是没过多久,又受不了甜食的诱惑,开始吃回甜食。如此反复,心理和肉体备受挑战。

其实,盲目去“戒糖”并不可取,我们需要做的是:科学控糖。

控糖第一步:知道产品里有多少糖

科学控制糖类摄入,得先知道,平常吃的哪些东西里有糖,有多少糖。对预包装食品来说,看两样东西就能基本解决: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配料表中写明了这个食物所含的所有配料,且它是以“从多到少”进行排序3。

如果配料表前3项中就出现了“白砂糖”“果糖”“果葡糖浆”之类的成分,控糖的小伙伴就需要警惕起来。比如这个八宝粥的配料表,其中除了水,最多的就是白砂糖,糖含量占比仅次于水,而其中含了多少糖我们可以从营养成分表中计算。

配料表可以给你到底含糖多还是少的“基本认识”。而具体有多少糖,就要依靠“营养成分表”和合理推算了。

我下面提供一些例子:

上图是一种零食的营养成分表。它已经贴心地单独标示出了“糖”这一项的含量:每份中含有1.5克。

但大部分营养成分表中,不会标示出“糖”,而是整合到了“碳水化合物”大类中。举个例子:

一款植物蛋白饮料的营养成分表,里面只有“碳水化合物”大类。碳水化合物除了糖以外,还包括了淀粉,多糖等物质。这时我们就需要做合理的推算了。

通常在饮料大类中,只要不是特别浓稠,我们预估它的碳水化合物由糖组成。糖果,巧克力中也可以如此推算,实际糖含量要稍小一些。但我们的目的是“限糖”,稍微多算一点也未尝不可。

如果饮料总量为300克(约300毫升),完整地喝下一杯,就摄入了约27g的糖分。

而在蛋糕等领域,则可以粗略认为50%的碳水化合物是糖。

学会了计算方法,我们就能快速算出某种食物里到底有多少糖,每天吃下去多少糖,也就了如指掌啦。

控糖第二步:知道我们该吃多少糖

科学控制糖类摄入的第二步,就是知道我们每天摄入糖类的“上限”是多少。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官网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上面,都有关于“游离糖”的指导意见:每天摄入游离糖最-好不要超过总能量摄入的10%。如果能控制在5%,对健康更有好处⁽⁴⁾⁽⁵⁾。

举例来说,普通人平均每天摄入总能量在2000千卡左右,那么,我们平均每天摄入游离糖的总能量,最-好就不要超过200千卡。

200千卡是多少呢?糖类的能量转化率约为4千卡/克⁶,也就是说,50克的糖,提供的能量差不多就是200千卡。所以,正常人每天游离糖摄入最-好不要超过50克。

当然,每个人每天所需要的总能量也不同,游离糖的最大摄入量也会有区别。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重体力劳动者可能每天就要消耗掉4000千卡的能量,对于他来说,游离糖摄入量每天只要不超过100克就是比较健康的量了。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总能量摄入,计算出每天摄入游离糖的最大量,记住这个量。之后就可以根据第一步里说的技巧,给自己制定甜食计划了。

控糖第三步:制定自己的甜食计划

科学控制糖类摄入的第三步,就是给自己制定合理的甜食计划。

我们平常摄入的游离糖有三大第一是平时吃正餐时,饭菜中带入的糖;第二是喝各种有包装的甜食、饮料所摄入的糖,第三种就是那些没有包装的甜食、饮料中的糖。

甜食计划的目标,并不是说“一点甜食都不能吃”,而是尽量把甜食摄入控制在每天的“最大量”以下。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三个来源来控制。

第一个是饭菜中的糖,这一部分的含量其实很难估算。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减少饭菜中带进的糖。如果自己做饭的话,尽量不要在菜中加糖。如果是在餐厅吃或者叫外卖,就尽量少吃那些很甜的菜。

第二个是有包装的食物、饮料中的糖。它们的含量容易估算,第一章已经讲了估算的方法了。比如,某饮料中含有26克的糖,而你每天最大量是50克,你每天最多就只能喝1杯。再者,我们还可以查看营养数据网站。

第三个是无包装的甜食、饮料中的糖。饮料中鲜榨果汁能通过营养数据网站,查看糖的范围,但无包装的甜食、饮料,因为商家标准不一,不太容易估算。针对这一情况,大原则还是“尽量控制,不要多吃”。

你可能会问,这个“最大量”万一超过了怎么办?如果今天摄入了100克的糖,明天完全不吃糖,平均还是每天50克,可以不可以?其实,如果偶尔这样的话,也不用过分担心,但我们不建议你一直这样做。因为控糖是一个长期自律的过程。

当然,科学控糖只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真想减肥的话,总能量摄入也需要控制。举个例子,如果你控糖了,但每天吃一大堆淀粉和脂肪,当然该胖还是会胖。还有就是锻炼也很重要,它不仅能够消耗掉多余的能量,还能提高基础代谢率。

用代糖靠谱吗?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代糖。代糖几乎不提供能量,但有着跟糖分相似的甜味,也可以激发起愉悦感。但是,很多人担心代糖的安全性,摄入代糖会不会对健康有害?

其实,只要是合法合规,没有超量、超范围添加的话,代糖的安全性是可以确保的。

和其他类型的添加剂一样,每一种代糖,想成为“合法合规”的添加剂,都是做过无数轮实验的,它们整个的代谢过程,以及毒理作用,都已经被完整地研究了一遍,确定出了每人每天的允许摄入量(ADI),之后才会被批准成为合法添加剂使用。⁷

代糖在每种食物中的限量,还会在基于ADI的计算过程中除以一个“安全系数”,它确保了人们每天就算吃了很多包含同种代糖的不同食物,总的摄入量也不会超过ADI的值。

代糖种类不同,代谢方式也各异。很大一部分代糖几乎不被人体吸收,直接排出体外——比如三氯蔗糖⁸就是这样的例子;还有一部分代糖本身是氨基酸衍生物,所以主要走氨基酸的代谢途径——如阿斯巴甜⁹,纽甜1⁰就是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代糖虽然被人体吸收,但不参与代谢,最后直接随尿液排出——如安赛蜜11等。所以,是代谢的途径决定了代糖吃进去之后,几乎不提供能量。

总之,如果你需要控糖,但又非常想吃甜食的话,代糖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结:

1.“盲目戒糖”不可取,“科学控糖”是关键。

2.控糖第一步是知道产品里有多少糖。这一步可以通过配料表、营养成分表和查找一些资料来实现。

3.控糖第二步是知道我们该吃多少糖。这一步可以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原则,和自己的总能量摄入推算出来。

4.控糖第三步是制定自己的甜食计划,这一步的指导原则就是尽量把甜食摄入控制在每天的“最大量”以下。

5.代糖并不可怕。如果你需要控糖,但又非常想吃甜食的话,代糖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