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表现
发布于 2025/02/09 15:40
发布于 2025/02/09 15:40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是肾脏功能严重受损的终末阶段,表现为多种全身性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主要原因包括肾脏滤过功能丧失、毒素积累、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方法包括透析、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
1、肾脏滤过功能丧失。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肾脏无法有效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导致体内代谢产物积累。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通过人工方式清除体内毒素,维持生命。
2、毒素积累。肾脏功能丧失后,尿素、肌酐等毒素在体内积累,影响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抽搐、心包炎等症状。药物治疗可使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使用利尿剂帮助排除多余水分,使用活性炭吸附肠道毒素。
3、电解质紊乱。尿毒症期患者常伴有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纠正低钙血症,使用降钾树脂降低血钾水平,严格控制饮食中钾的摄入。
4、贫血和营养不良。肾脏功能丧失影响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导致贫血。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调整饮食增加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类等。
5、骨骼病变。尿毒症期患者常伴有肾性骨病,表现为骨痛、骨折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使用磷酸盐结合剂降低血磷水平,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促进钙吸收。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需综合治疗,包括透析、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遵医嘱进行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