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黄女士患自身免疫性肝炎,竟是长期用药导致
发布于 2025/02/10 13:45
发布于 2025/02/10 13:45
66岁黄女士患自身免疫性肝炎与长期用药有关,尤其是某些药物可能诱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停用可疑药物,并采用免疫抑制剂、保肝药物和支持疗法控制病情。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由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长期用药可能是诱发因素之一。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结核药物、抗癫痫药物,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肝细胞受损,进而发展为自身免疫性肝炎。这种情况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可能与年龄相关的免疫功能下降和药物代谢能力减弱有关。
1、药物治疗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重要环节。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有效抑制免疫反应;硫唑嘌呤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以减少激素的副作用;布地奈德是一种新型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肝脏选择性,适合长期使用。保肝药物如甘草酸二铵、水飞蓟素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可帮助修复肝细胞,改善肝功能。
2、饮食调理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建议黄女士遵循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深色蔬菜和水果,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类和瘦肉,可促进肝细胞修复。避免高脂肪、高糖和油炸食品,减少肝脏代谢负担。
3、生活方式调整也能辅助治疗。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和瑜伽,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肝脏恢复。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对免疫系统的稳定有积极影响。戒烟限酒减少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
黄女士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停用可疑药物后,症状通常会有所改善,但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需要持续较长时间。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通过药物、饮食和生活方式的综合管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肝脏功能逐步恢复。
上一篇 : 腰间盘突出可以针灸吗
下一篇 : 开颅后长期不修补颅骨的危害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