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可能悄悄伤了你的肾,肾脏发出的5个求救信号

发布于 2020/12/16 14:17

肾虚的6个症状要留意4种养肾好运动

肥胖是健康长寿的“敌人”,会加速衰老,引起肾脏疾病等多种疾病。肥胖对肾脏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国外研究显示,肥胖患者中约33.7%伴有慢性肾脏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肖相如提醒大家,肾虚六个症状要留意。

打喷嚏肾气虚引起的打喷嚏往往是喷嚏频频,经久不止,伴有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或疼痛、面色无华、怕冷、手足不温等症状。有肾阴虚证的人,除了喷嚏频频、日久不愈外,还伴有鼻痒、流浊鼻涕、咽干咽痛、头昏耳鸣、五心烦热、舌质红、舌苔少等症状。

唾液少:如果你唾液过少,常常还伴有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烦热、潮热、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形体消瘦等症状,如舌质红绛、舌苔少或无苔,基本可以断定是肾阴虚引起的唾液过少。

面色黧黑:如果你面色发黑且晦暗无光,还伴有耳聋耳鸣、全身怕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量多,色白)、大便溏泻、尿量减少、下肢水肿、舌体胖大、舌质淡嫩、舌苔白等现象,可断定你有肾阳虚的问题。如果面色发黑且晦暗无光,还伴有耳轮焦枯、头昏耳鸣、腰膝酸软无力、脱发、牙齿松动、健忘、舌质红等症状,可断定肾精亏虚。

足心痛: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如果你的涌泉穴处出现疼痛、酸胀、麻木、烦热等异常感觉,并伴有五心烦热、口干咽干、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或疼痛、小便发黄、大便偏干、舌质红、舌苔少等症状,可以断定有肾阴虚的问题。

足跟痛:为什么肾虚会导致足跟痛呢?肾经循行经过足跟,所以肾虚时肾经循行经过的足跟处会出现疼痛感。

小腿发酸:如果你的两条小腿发酸,并伴有面色黧黑、气短、小便频数、尿有余沥、阳痿、舌质淡红、舌苔薄白等症状,可断定是肾气虚。如果两条小腿发酸,且有灼热感,伴有五心烦热、头晕耳鸣、面色潮红、口干、舌红少苔的症状,男性梦遗,可断定是肾阴虚

警惕!肾脏发出的五个求救信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张路霞副教授提醒,不要忽视了肾脏发出的这些求救信号:

1、尿量变化

正常人每天排尿1000—2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无论是尿量变多还是变少,都可能是肾脏疾病的表现。特别是正常人夜尿很少,如果发现夜里要起来好几回,而睡前喝的水并不多,更要警惕肾脏病变。

2、尿性状改变

正常人的尿色是透明的浅黄色,如果喝水少或清晨第一次排尿,颜色稍深。如果尿色发红,或者尿中泡沫多,要注意去肾内科检查。

3、水肿

肾脏是人体代谢水的器官,肾不好,水就会蓄积。有的人早上起来发现眼皮浮肿,或者双脚、双腿浮肿,都要考虑肾脏的问题。

4、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有了这些表现,除了看消化科,还要注意排除肾脏病。

5、皮肤瘙痒

终末期的肾病患者,由于体内的尿素不能经尿液排出,会通过皮肤排泄,由此刺激皮肤;另外,身体内积累的毒素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皮肤瘙痒。

以上肾脏病变的信号有的发生在早期,有的已经是晚期的表现,所以,光靠症状来判断自己肾脏是否健康是不行的。一定要重视体检,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尿酸异常等疾病的高危人群

八个信号说明肾脏病了

慢性肾病被人们称为“沉默的杀手”。尽管这样,肾病还是会露出马脚。常见的异常信号包括以下各种:

1、眼睑或下肢浮肿:肾脏会导致水电解质调节功能受损,引起体内水钠增多,水分常积聚在最疏松的组织或身体最低部位,如眼睑或下肢。

2、头痛、乏力、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肾病表现为头痛、乏力、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等,多是合并高血压所致,特别是年轻人出现不明原因血压升高应该警惕肾脏疾患。

3、泡沫尿:当尿中蛋白、尿糖增多可以出现泡沫尿,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泡沫状,不易消失,应警惕蛋白尿;如果是泡沫较大,消失得非常快,应警惕是否尿糖升高。

4、尿量变化:正常人入睡后代谢缓慢,夜尿显著少于白天尿量,夜间应不排尿或仅排1次,夜尿量约为24小时总量的1/4~1/3,如果经常超过2次以上,夜尿多于白天尿量,可能预示肾功能不全。

5、尿液检查异常:常规尿液检查如果出现蛋白或潜血阳性,可能是无症状性蛋白尿或无症状性血尿,应及时做尿蛋白定量或尿位相镜检查。

6、合并其他疾病:许多疾病容易出现肾脏损害,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多囊肾,已经有这些疾病患者应定期做尿液检查。

7、贫血:中度以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合并贫血,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往往是肾功能不全导致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因此,出现不明原因贫血,除了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外,应检查有无肾脏疾病。

8、食欲不振:早期尿毒症患者经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表现。因此,有这些症状,特别是合并高血压、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查肾脏功能

血里尿酸高肾脏在求救

临床上我们发现,慢性肾脏病人群,尤其是IgA肾病患者常合并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之所以对肾脏造成严重损伤,一是因为尿酸结晶对肾小管间质的损害作用;二是持续的尿酸升高会通过炎症作用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失调,造成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肾脏病。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能发展为末期肾衰竭;三是高尿酸导致的肾损害常与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且互相影响

1/3慢性肾脏疾病与肥胖有关

肥胖对肾脏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国外有研究显示,肥胖患者中约33.7%伴有慢性肾脏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陈燕医师介绍说,肥胖既可以直接引发肥胖相关性肾病,也可以促进其他肾脏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肥胖患者发生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较正常体重者增加约23%,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脂肪细胞可以分泌特殊的细胞因子,影响肾小球内血管的舒缩,增加肾小球内压力,促使肾小球肥大,肾组织纤维化。

陈燕表示,大部分肥胖相关性肾病呈“无症状性”,常通过体检发现。病初仅有微量白蛋白尿,后逐渐加重,出现大量蛋白尿,但很少发生低白蛋白血症及浮肿,无明显血尿,肾小球滤过率多正常或增高,晚期也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的速度相对缓慢。肾穿刺活检可以协助诊断,表现为肾小球肥大伴或不伴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性病变。鉴于肥胖相关性肾病的隐匿性,肥胖患者定期检查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十分必要

简单说,肥胖引起肾脏的病理表现主要为肾小球肥大或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肥胖及腹型肥胖可以加速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研究显示,有3%的肥胖青少年肾小球滤过率偏低。肾小球滤过率偏低可以加快已经存在的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使尿蛋白增加。事实上,肥胖对于肾脏影响的早期表现就是蛋白尿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魏连波教授提醒广大市民,拒绝肥胖,远离肾病。防治慢性肾脏病(CKD),关键在于个人重视、及时发现、正确诊断、合理治疗。

CKD早期可能出现以下9类症状:1.乏力、容易疲劳、腰酸、腰痛;2.尿中出现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尿蛋白排泄增多;3.血尿;4.夜尿增多;5.反复眼睑或下肢浮肿;6.血压增高;7.不明原因的贫血、皮肤瘙痒抽筋、牙龈出血等;8.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9.尿量减少

肾脏健康的5个标准4个“维修”信号要警惕!

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城市中每10人就有一例,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肾脏健康,留意它发出的“维修”信号。

从中医角度说,以下5个标准能说明你的肾脏还算健康。

听力清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教授李跃华指出,在中医理论中,耳朵的听觉功能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好听力就好。反之,当出现耳鸣、心烦听力下降的症状时,可以多考虑肾阴虚

皮肤有光彩。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力教授告诉记者,肾好,才能青春常驻,延缓衰老。肾不好,人容易显得苍老,皮肤会变得晦暗,肤色也会发生变化,眼眶发黑,眼袋明显。

头发乌黑。肾藏精,其华在发,发的营养来源于血,但其生机根本还在于肾,肾不好,头发会早发白、失去光泽,并且出现脱发。

骨骼强壮。中医认为,肾主骨,骨靠肾精滋养,肾好骨才好。肾气衰败会出现骨质疏松、腰酸背痛,甚至牙齿出现松动。

记忆力好。肾精也养大脑。因此肾不好可能会出现经常忘事、反应迟钝等现象。

从西医方面来讲,肾脏一旦出现问题就与肾炎、肾结石、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直接挂钩,甚至还可能危及生命。下面四个标准可以初步判断肾脏的健康水平。

尿液清澈泡沫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教授章友康告诉记者,若小便泡沫突然变多,长时间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若尿液颜色异常,呈浓茶色、酱油色或混浊如淘米水时,都应引起重视。另外,出现憋不住尿、小便疼的症状也应及时就诊。

早起身体没有浮肿。肾脏是人体代谢水分的器官,肾不好,水分就会蓄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科副主任医师付文静提醒,如果经常早起眼皮浮肿,或者双脚、双腿浮肿,都要考虑肾脏问题。

精神十足。当肾功能出现问题时,身体里的废物残渣难以从尿液里排泄出去,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没劲儿的感觉。

血压正常。肾功能受损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症状,而高血压又会加重肾脏损害。“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夜尿增多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蛋白或双下肢水肿的问题时,说明肾脏已经受损。”付文静说,正常人偶尔出现乏力,不用担心,调整睡眠可能就会改善,但如果这个症状至少持续一个星期,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