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动脉栓塞的病因有哪些?

发布于 2016/10/17 11:55

急性动脉栓塞是指栓子自心脏或近心端大动脉壁脱落,.被血流冲向远侧,停留在直径小于栓子的动脉内,导致肢体或内脏器官的急性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此病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治疗可使病人终生残废,甚至危及生命。

一、急性动脉栓塞的病因有哪些?

急性动脉栓塞是由来自于心脏脱落的栓子,大动脉内硬化斑块的碎片、细菌栓子、空气、异物等阻塞肢体动脉所致,但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来自于心血管脱落的血栓。导致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原因有心源性、血管源性、医源性及其他原因。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发病机制,是因脱落的血栓随血流冲到远段血管并停留,嵌顿于某个部位堵塞其管腔而引起的急性缺血改变。

1.心源性:绝大多数栓子来源于心脏,约80%的病人伴有心房纤颤。在我国,在各种心脏疾病中,风湿性心脏病是动脉栓塞的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增加,冠心病引起的动脉栓塞比例也日渐增多。心脏瓣膜移植术后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也是动脉栓塞的病因之一。故有心脏是动脉栓塞的病源之说。

2.血管源性: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可成为动脉栓塞的原因,但较少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栓脱落,则是肺动脉栓塞的主要原因。在以后章节中叙述。)

3.医源性:随着医学的发展.心脏及血管手术的进展,各种有创性血管检查和介入治疗的开展和普及,医源性因素也在增加,导管或导丝的折断也可成为栓子。

4.其他:脂肪、空气及羊水等。

二、急性动脉栓塞的病理改变

栓子一般嵌塞于动脉的分叉处,栓塞的平面取决于栓子的大小。在肢体动脉栓塞中,下肢多于上肢,尤以股动脉栓塞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腹主动脉分叉和胭动脉。在上肢则以肱动脉为常见。

栓子嵌于动脉后,被栓塞的血流即部分或完全中断,反射性地引起患肢的血管痉挛,由于动脉缺血和动脉痉挛,导致血管壁营养障碍,动脉内膜将发生缺血而出现退行性变,栓塞动脉内继发血栓形成,加重了组织的缺血。栓塞后组织发生坏死,肌肉坏死时可释放出磷酸肌酸激酶(CPK)和溶菌酶等物质,而加剧组织坏死。一般肌肉坏死在栓塞后6~8h出现,周围神经坏死在栓塞后24h左右,皮肤缺血坏死在栓塞后24~48h。但可因栓塞部位,受累动脉痉挛程度,继发性血栓的范围和侧支循环状况不同而不同。若大面积坏死,缺氧代谢引起组织酸中毒和细胞钠泵障碍,细胞外钾浓度升高,而造成高钾血症、氮质血症、肌蛋白尿和代谢性酸中毒,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

由于多数病人伴有心脏病,动脉栓塞后可加重心血管功能紊乱,使心功能下降,甚或休克、心律失常,心跳会出现骤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