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老人若长时间不喝汤,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3大变化

发布于 2025/07/20 13:01

老人喝汤这件事,还真不是简单的饮食习惯问题!最近有项研究跟踪调查了1000位65岁以上老人的饮食记录,发现长期不喝汤的老人,身体确实会出现一些微妙变化。这些变化刚开始可能不明显,但日积月累就会影响生活质量。

一、消化系统最先"抗议"

1、胃酸分泌失衡

汤水能温和刺激消化液分泌,长期不喝汤的老人,胃酸分泌容易紊乱。饭前喝小半碗汤,相当于给消化道做"热身运动"。

2、肠道蠕动变慢

汤里的水分和可溶性膳食纤维是肠道的"润滑剂"。缺少汤水摄入,粪便容易干结,特别是本身有便秘倾向的老人更要注意。

3、营养吸收率下降

有些老人牙齿不好,吃菜囫囵吞枣。汤能把食材营养溶解出来,更利于吸收。比如骨头汤中的胶原蛋白,西红柿汤里的番茄红素。

二、身体悄悄发生的变化

1、关节灵活度下降

研究发现,常喝骨头汤的老人关节疼痛发生率较低。汤中溶解的氨基葡萄糖和胶原蛋白,都是关节软骨的重要营养素。

2、皮肤状态变差

长期缺乏汤水摄入,皮肤容易干燥起皱。像银耳汤、百合汤这类富含植物胶质的汤品,能帮助皮肤保持水润。

3、夜间起夜更频繁

有意思的是,白天适当喝汤反而能减少夜尿。因为汤能均匀补充水分,避免老人因口渴在睡前大量饮水。

三、喝汤的智慧要知道

1、煲汤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肉汤煲1-1.5小时足够,过久反而会产生过多嘌呤。蔬菜汤更要控制时间,水开后15分钟即可,避免维生素流失。

2、喝汤也要看"时辰"

早餐适合喝杂粮粥汤,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午餐喝些清淡的蔬菜汤,晚餐则可以来碗暖胃的肉汤。睡前3小时最好不喝汤,避免影响睡眠。

3、特殊体质要调整

高血压老人要少喝老火靓汤,痛风患者避开菌菇汤,糖尿病人喝汤前要把表面油脂撇净。可以多选择冬瓜海带汤、萝卜丝鲫鱼汤这类清淡汤品。

其实喝汤不在于多精致,关键在坚持。有位80岁的奶奶分享她的养生秘诀:每天雷打不动喝两碗汤,早上是小米南瓜汤,晚上是白菜豆腐汤,几十年如一日。现在她腿脚利索,连老花镜都不用戴。家里有老人的,不妨从今天开始,帮他们培养这个简单又养生的好习惯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