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身体有何表现?预防脑梗,出现这5大症状需注意

发布于 2025/10/03 18:44

脑供血不足就像身体里的“交通堵塞”,血液这个“快递小哥”无法准时把氧气和营养送达脑部。别以为这只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收到这种“危险信号”。当大脑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脑梗风险就会悄悄升高。

一、5个容易被忽视的预警信号

1、频繁打哈欠

明明睡眠充足却哈欠连天,这是大脑在“抗议”缺氧。研究发现,约80%的脑梗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异常频繁的哈欠。

2、突然视物模糊

眼前突然像蒙了层纱,几分钟后又恢复正常。这种短暂性视力障碍,医学上称为“一过性黑矇”,是颈动脉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

3、无缘无故头晕

起身时眼前发黑、走路像踩棉花,这种眩晕与耳石症不同,往往伴有恶心但无耳鸣,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异常。

4、记忆断片儿

想不起刚放下的钥匙,叫不出熟人的名字。这种片段性记忆减退,其实是大脑皮层缺血发出的“求.救信号”。

5、手脚发麻刺痛

单侧肢体莫名麻木,像有蚂蚁在爬。这种异常感觉可能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预示着小血管循环障碍。

二、3类人最需要警惕

1、长期伏案工作者

颈部.长时间前倾会压迫椎动脉,导致“低头族供血不足综合征”。建议每工作1小时做颈部后仰练习。

2、三高人群

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高血脂易形成动脉斑块,高血糖则加速血管老化。这三类问题会共同加剧脑缺血风险。

3、打鼾严重者

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血氧饱和度骤降。数据显示,重度打鼾者发生隐匿性脑梗的几率是常人的3倍。

三、日常预防的黄金法则

1、颈部“米字操”

用下巴在空中写“米”字,每天3组,每组8次。这个动作能改善椎动脉血液循环,比胡乱摇头更科学有效。

2、饮食“三色原则”

每餐保证有绿色蔬菜、红色肉类/豆类、白色主食。这种搭配能提供大脑必需的叶酸、铁元素和碳水化合物。

3、睡眠“90分钟周期”

争取睡够6小时(4个睡眠周期)或7.5小时(5个周期)。深度睡眠时脑脊液循环加速,有助于清除代谢废物。

四、必须就医的3种情况

1、症状发作超过24小时

即使不适感自行缓解,也建议做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检查。

2、伴随剧烈头痛

特别是从未有过的“爆裂样”头痛,需立即排查是否出现微小血栓。

3、出现语言障碍

突然口齿不清或听不懂别人说话,这是大脑语言中枢缺血的危险征兆。

大脑就像精密仪器,缺血1分钟就会损失190万个神经元。与其等到“死机”才维修,不如平时就做好“系统维护”。从今天开始,多关注身体发出的这些微妙信号,别让一时的疏忽酿成大患。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简单有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