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血管内药物灌注术如何操作

发布于 2025/01/12 11:47

肿瘤血管内药物灌注术是一种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血管的治疗方法,能够提高药物浓度,减少全身副作用。操作过程包括术前评估、导管插入、药物灌注和术后观察。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供血血管情况。同时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其适合接受该治疗。术前还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排除禁忌症。

导管插入:在局部麻醉下,医生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插入导管,利用X线或超声引导将导管送至肿瘤供血血管附近。这一步骤需要精准操作,以确保药物能够准确到达目标区域。

药物灌注:导管到位后,医生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缓慢注入肿瘤供血血管。药物剂量和灌注速度需根据肿瘤类型和患者情况调整,以确保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术后观察:手术结束后,患者需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或血肿。术后24小时内需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影像学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肿瘤血管内药物灌注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将药物直接送达肿瘤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毒性反应。适用于肝癌、肾癌、肺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肿瘤变化,必要时可重复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