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骨折后如何处理
发布于 2025/01/13 16:35
发布于 2025/01/13 16:35
开放性骨折后应立即就医,避免感染和进一步损伤。处理步骤包括止血、固定、清创和手术治疗。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端穿透皮肤,暴露于外界环境,容易引发感染和并发症。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及时采取正确措施至关重要。
止血:开放性骨折常伴随大量出血,止血是首要任务。可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直接压迫伤口,避免使用不洁物品接触伤口。若出血严重,可在伤口近心端使用止血带,但需注意每隔15-20分钟松开一次,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固定:骨折部位需立即固定,以减少移动带来的二次损伤。可使用夹板、木板或硬纸板等物品固定患肢,注意固定范围应覆盖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固定时避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清创:开放性骨折的伤口易受污染,需尽快清创。在医院,医生会彻底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和坏死组织,并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降低感染风险。清创后,伤口通常需要缝合或覆盖敷料。
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以恢复骨骼结构和功能。常见手术方式包括: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需要专业医疗团队的介入,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康复期间,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和鱼类,有助于骨骼愈合。同时,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二次损伤。
开放性骨折的及时处理和科学护理是恢复的关键。通过正确的止血、固定、清创和手术治疗,结合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最大程度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下一篇 : 膝关节镜入路有哪些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