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1/13 15:55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引发的一种贫血类型。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红蛋白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当铁摄入不足或流失过多时,身体无法生产足够的血红蛋白,就会出现贫血症状。

铁元素在人体中扮演着“氧气搬运工”的角色。想象一下,如果搬运工数量不足,氧气就无法及时送达身体的各个角落,细胞就会“缺氧”。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中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如胃肠道疾病、慢性失血如月经量过多或消化道出血以及孕期和哺乳期铁需求增加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铁储备逐渐耗尽,最终引发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通常比较隐匿,早期可能只是感到疲倦、乏力,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皮肤苍白、头晕、心悸、呼吸急促、手脚冰凉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慌、气短等不适。对于儿童和孕妇来说,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和胎儿健康。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其他类型的贫血相似,需要通过血液检查来确诊。

预防和改善缺铁性贫血,关键在于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豆类、深绿色蔬菜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番茄可以促进铁的吸收。避免在餐后立即饮用浓茶或咖啡,因为它们会抑制铁的吸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铁剂补充或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对于女性,尤其是月经量较多的人群,定期检查血红蛋白水平也很重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