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资讯

老妇养脑瘫弃婴19年 为其看病卖掉4套房产

175
  

妈妈的爱,陪着大健走过19年。

为给脑瘫儿大健看病,张昊夫妇俩卖掉价值近百万的4套房产

大健也很会哄父母:叫爸爸“万岁爷”,说“妈妈可好”

阅读提示

19年前,善良的郑州市民张昊把一个被遗弃在路边的男婴抱回了家,取名“大健”。养育两年后,她才从医生口中得知,是个脑瘫儿。为给孩子看病,她和爱人搭进百万家产,甚至卖掉4套为亲生子女买的房子。

转眼19年过去,因为不能接受父母的抉择和付出,几个子女相继离家,再无音信。而年近七旬的张昊,现在既要照顾不能自理的大健,又要照顾病重的老伴,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想爸爸”“哪想了?心。”

她的体力大不如从前,但每天要抱着他进卫生间

春暖花开,又是暖暖的一天。

昨天上午10点半,郑州市紫荆山路与硝滩街交叉口1号院门前,63岁的张昊正快步往家赶,手提袋里拎着刚买的卡马西平药片,她一口气爬上3号楼3楼,有些气喘。

“大健,你的药买回来了!你尿床没呀?”她进门就问,像幼儿园阿姨问小朋友,听说没有,边说边拿专用瓶伸到被窝里,让大健小便,然后倒掉。

客厅不足10平方米,墙上贴满了鲜艳的广告页。大健平躺在带轮子的担架床上,他的双手严重变形,只有右手能动弹。张昊说,她的体力大不如从前,最犯愁的是照顾大健大便时,要抱至少50公斤的他进卫生间。

“头痒,挠挠。”听大健召唤,张昊赶忙坐下来,随手拿起小梳子用力梳几下。

“想爸爸。”大健突然说。“哪想了?”

大健费力地指着胸口说,“心”,张昊笑了。她说,68岁的老伴李峰患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几天前病情加重,上不来气儿,已经到省中医院住院治疗。老伴儿在家时,大健不顺心时爱耍脾气,爸爸病后,他很乖,她出门前塞给他一本杂志,他听话地接住,尽管他只会看封面。

电话响了,“老伴儿打来的,说他饿了。”说着,张昊赶忙装好饭盒,俯身哄大健说:“还尿不?我去给你爸送饭,你在家听话啊。”交代完后锁住门急匆匆地往医院赶。


对年近七旬的张昊来说,生活乱得如这厨房。

“我和老伴的眼泪都哭干了”

为给大健治病卖掉了4套房,四个儿女为此与他们疏远

“已经19年了。”路上,张昊感慨地说,跟做场梦一样。

那是1992年5月9日,她起得很早,骑车经过人民路与东里路交叉口发现一个男婴,躺在小被褥里嗷嗷直哭,问了一圈儿没人愿意要孩子,她就将孩子抱回了家。

当时,夫妇俩已有四个亲生子女,都很听话懂事。张昊说,当时她在黄河食品城开有6家门店,孩子们跟她一起干,生意好时“日进三千”很轻松,丈夫则从事工程设计、分包等工作,赚钱也不少。

转眼孩子养到两岁多,家人发现孩子站不稳,经医生诊断说是脑瘫儿。为祝福孩子健康长大,他们特意给孩子取名“大健”。

为给孩子看病,张昊夫妇倾其所有,四处奔波,还曾连续两三年租住在北京,巨额的花费压得这个家庭苦不堪言。后来,家里实在没钱周转了,夫妇俩就把原本买给亲生子女的四套总价值近百万的房偷偷卖掉,夫妇俩说,这些钱都花在了给大健治病上。

起初,几个子女对母亲的爱心之举还比较理解、支持,渐渐地,见父母的付出越来越多没个底儿,父母和儿女之间经常出现争执,最后他们和父母再也没有往来。10多年来,夫妇俩几次搬家,却一直舍不得弃用原来的小灵通号,生怕孩子们联系不上。

张昊说,为缓和同孩子们的关系,她曾妥协过,掏钱把大健送到福利机构,之后她总是忍不住偷偷去看,每次都哭着再接他回来。“现在想想,觉得挺亏欠孩子们的。”她说,逢年过节,心里最不是滋味儿,现在四个孩子在哪儿他们都不知道,她说,“我和老伴的眼泪都哭干了”。

“大健能好,死了都愿意”

这么多年病没治好,心里觉得亏欠

在省中医院,记者看到了老先生。他看上去很虚弱,有气无力。隔壁病床的病人有孩子和老伴陪着,他却一个人孤单单地坐在病床上。

听说大健念叨着想爸爸,老先生笑了。他说,自己在家整天陪着大健,“我们俩还斗嘴,他叫我爸爸、伯伯,哄我的时候还叫‘万岁爷’。”

“单子出来了,吓人。”突然,他指着床头柜子上的清单说,已经花去1960.51元,欠费上千元了。

“恁多?”张昊有些吃惊。她说,一家人现在靠低保金生活,捉襟见肘,老伴身体不好,春节前就该来看了,可舍不得钱,一直拖,几天前病重才到医院。现在,她一有空就到处捡废品卖。

“把孩子抱回来这么多年,没帮他治好病,心里觉得亏欠他呢。”李峰说。

养这么多年,图他啥?张昊说,有时自己也扪心自问,“可他毕竟是一个生命呀,不忍心就这样放弃。”她说,多年来一心只想着把孩子的病看好,能治啥样也不知道,“即使是亲生孩子,尽心尽力,也只能这样了”。

“只要大健能好,让我死了都愿意。”李峰说。

“妈妈可好,爸爸可好!”

邻居说能坚持这么多年,真让人敬佩!

张昊再次赶回家时,已是下午2点56分。

“拉床上了!”张昊进屋一看,赶忙拿起卫生纸帮大健清理,然后换上了干净的褥子垫上。

“头痒,洗头!”累了一头汗的张昊还没喘口气,大健又嚷上了。

接水,洗头,一忙又是10多分钟。大健“享受”着,咧嘴笑得很开心。

“妈妈可好呀,爸爸也可好呀!”他说。外面春暖花开,已经几个月没下楼的大健很想下楼,可这对张昊来说又是一项“大工程”,一切准备停当后,她才去叫邻居帮忙,“都不好意思麻烦人家了。”她有些无奈地说。

很快,在刘智可、杨震两位年轻小伙的帮助下,大健被抬下了楼。“我们小区的人都知道张阿姨人好,她能坚持这么多年,真让人敬佩!”刘智可说。

人民路街道办事处金紫伊苑社区的工作人员对张昊夫妇的义举也很感动,一直对他们很照顾,居民们也经常给夫妇俩送东西。张昊还念叨说,河南圆方集团薛荣对大健很关照,多年来帮他们交廉租房的房租,过年时到家看望。2008年,金水区分配廉租房时,对他们也特别关照……这些,她都牢记在心。

下午近5点,张昊刚把大健安顿好,电话又响了,老伴让她往医院送东西,她再次哄好大健,带着东西往医院赶。

分享给好友 分享给好友

上一篇 : 6岁孩子感冒医生开850元的药 谁来裁定“大处方”

下一篇 : 西安殡葬博览会 模特棺材旁上演人体彩绘

推荐阅读